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幸福教师
获取成长的金钥匙,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真正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幸福教师。我以“温度、情怀、幸福”三个关键词,对标自己今后的教学,在此抛砖引玉,也希望老师们今后能与我探讨教育教学,我们共同成长。
一、提升热量,做一名有温暖的老师
《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书中提出:“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有温度。”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是一门温暖的功课,既温暖自己,温暖孩子。我经常会用这张图片来自测,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教学中是采用的上策、中策还是下策?校准方向自我修炼,我希望我是以人格的魅力去感染学生、温暖学生。教育的真谛就是“爱”,唯有教师的爱才能提升教育的温度。教育的温度也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享受有温度的教育
当我第一次站在比我高的初中生面前,心里是发怵的。看着陌生的教材、陌生的歌曲时,心里其实是排斥的,最可气的是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张嘴唱歌,每一次上课简直就是一场折磨。但是后来我试着去喜欢这些经典歌曲,慢慢地我感受到了这些歌曲的温度,当我把捂热的音乐传递给学生的时候,学生都乐于接受,我想这就是“以情动人”最好的诠释。经过反思与实践,我有了以下几点认识与大家分享:读懂自己,自强不息;读懂学生,学会欣赏;读懂教材,以美育人;读懂教学,寓教于乐;读懂音乐,以美润心。
(二)建设有温度的集体
师克在和,不在众。如何让科组同事们亲如一家,形成有温度、有实感、凝聚力强的战斗集体。是接下来我的重要任务。集体有温度,团队才有战斗力。开学之初我与每个人真诚沟通,敞开心扉了解参赛老师的担忧,毫无保留分享自己参赛的经验,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短板。我也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开展教研,学习学透新课标,目前科组人人有干劲、有动力,大家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承担教研公开课。未来音乐科组秉承新安中学集团“育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理念,密切配合学校团委、少先队的德育活动,紧密结合体育、美术等美育学科的各项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借助音乐学科的融合特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三)追寻有温度的课堂
教学犹如煲汤一般,是一门艺术,从食材的挑选搭配,到各个时段文火武火的调控都至关重要。而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是如此,教师的设问的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方法的趣味性则体现着功力的深浅。“知之深,爱之切”用学生所需要的方式去爱学生事半功倍,教师爱得自如,师生都幸福。同时我们更要宽容、欣赏学生。教师把他的闪光点放大,使他获得自信,把指责、批评换成欣赏与鼓励,再差的学生都会出现“点石成金”的奇迹。本学期结合学校的奥尔夫特色课程,音乐科组将着力追寻艺术融合课程,突出课程综合,打造特色社团、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二、涵养情怀,做一名有担当的老师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
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有“三种情怀”: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要有传道情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无我方能成就大我,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以“小我”书写强国、强校之“大我”,在厚植家国情怀中擦亮奋斗底色。
三、幸福成长,做一名有本领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生最高目的是幸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
教师幸福了,学生才能幸福,教育才会幸福。我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喜好,更重要的是明白如何自我修炼,完善自我,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幸福教师。我将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专业滋养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教师队伍提出的时代命题和职业要求。“学高为师”只有教师拥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才能真正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以美育美,美美与共!音乐科组今后将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音乐教师。改变教师专业技能“偏科”现象,尽可能提升音乐科组教师的六项必备能力,实现人人都是“将军”,都可以独当一面的美好愿景。
(二)教学相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课堂教学永远都充满着奇迹,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不可能完全预测到课堂的生成。这就需要我们要有随时反思的意识,更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本学期音乐科组探索尝试“开放教学”,借助网络资源建立自己的课程资源库、学习资源库、理论资源库,多搜集填充音频、视频,让学生大开眼界,重新激起他们探索音乐的兴趣。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学生中砥砺从教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作为美育工作者,不能仅仅停留在练好自己的专业上,更要思考在教学中如何通过音乐启示人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带给大家启发,让我们携手去寻找最美的教育,做心中有爱、眼中有光,有教育信仰的幸福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