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让学生把“内隐”的思考过程“说出来”
发布时间:2023-10-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婷

一年级的学习内容看起来难度不大,实则对今后的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以“解决问题”为例,一年级数学的解决问题不是加就是减,有的学生会用“猜”的方式来写算式,正确率也不低。但是,到了二年级出现乘除法之后,这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上的困难就会呈“井喷式”爆发。

因此,一年级解决问题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能把算式写正确”上面,因为仅从写出的算式,很难判断学生“想”得对不对。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把题意和关系“说”出来,使“内隐”的思维通过语言“显性化”。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能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是否准确、清晰。学生能够“说”得清了,也一定是已经“想明白”了,要以“说清楚”促进学生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那么,教学中到底要“说清楚什么”?如何让学生“说清楚”呢?事实上,一年级的解决问题呈现形式尽管多样,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找到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通过观察图让学生从“说三句话”开始,即“知道了哪两个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进而说清楚“怎样列算式”“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逐步学会识图识文,直至能够完整地说出思考的全过程。

借助识图到语言的转换,学生学会用三句有联系的话表达图的意思,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问题的表征结构,教师也可以清楚地把握学生真实的“想”的过程,进行及时进行指导和修正,促使学生思考的过程日趋规范化、条理化,理解相关问题模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