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芬兰教育》读书笔记2
发布时间:2023-06-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胥亚洁

英国诗人纪伯伦有句话这样说道:“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常常忘记了当初为何出发。”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教育行为之所以无效,或是低效,不是因为我们缺乏爱心或是耐心,抑或是我们没有因材施教,而是教育从一开始便失去了最基础的东西,在我看来,这个东西就是信任。

很是讶异于芬兰的课程时间安排,那里的学生上课,通常没有固定的时间,今早八点的课,明天可能就是九点或十点才上课。不仅上课时间不一,连下课时间也每天不同。这样的系统,始于七岁,也就是小学一年级。在国内,如此“荒唐”的事儿可能是想也不敢想的,这样的“信任”直至大学才会有,甚而至于,明文的规定与教师的威慑还需强化每天规定的准点。不难想象,作者在这样一种大差异下的极为不适应。但两个年幼的孩子却是早早适应了这样一种“无规律”的生活:根据各自的课程时间算好起床、出门和上下课的时间。在这过程中慢慢习得的自我管理的能力谁说不是可贵与无价的呢?而这样一种无价正是由芬兰人认为的理所当然的“信任”带来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