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天空”在脚下?(庄如梅)
发布时间:2023-04-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庄如梅

                                                                                         “天空”在脚下?
       当初,“梦想”这个词汇在我的脑海中出现过,现在,我也给了它一个合理的答复。而这过程之中,并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顺其自然便顺理成章了。但当我看到《天空在脚下》这本书的时候,我想我的理解错了。
       英格兰大街葛太太的小旅店内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贝利尼,一位走高索的大师。一次,贝利尼在庭院中的绳索上行走,这一举动吸引了来庭院收床单的米瑞——葛太太的女儿,至此,米瑞的内心便燃起了一团火苗——在绳索上行走。这我想起了詹姆斯希尔曼在《破译心灵》一书中对命运召唤的探讨。对米瑞来说,与贝利尼的相遇是必然的,看到贝利尼独走绳索是必然的,听到哑剧演员、杂耍艺人、经纪人说出了贝利尼的经历也是必然的,因为这是未来的米瑞对现在的米瑞的一种召唤。且把未来的米瑞称为梦想,即这是梦想对米瑞的召唤。
       看到行走在高空的贝利尼,米瑞便本能的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于是,之后的每天,米瑞仿佛都在用生命练习走绳索,摔倒了一次又一次,爬起来一次又一次。但是,她小小的躯体里仿佛藏着无穷的能量,她不感到累,也不觉得辛苦,也并没有觉得因为要处理自己的旅馆中的一些琐碎的事情而找借口说没有时间练习。读着读着,我能够将她与自己联系到一起去,也体会到了米瑞的心情,相信这一切定是源于热爱。最终,米瑞实现了她的梦想,但是她实现梦想的途中有一个人必不可少,他就是贝利尼。
       像贝利尼这样的大师,也许有人会将它奉为神一样的存在,他能在300多米的高空十分钟之内横跨尼亚加拉大瀑布,能双脚绑着篮子横跨阿尔卑斯山,能蒙着双眼走过火焰高索,还能在巴塞罗那斗牛场上空的绳索上发射大炮,面不改色,平静似一座冰山。但又有谁知道,他内心的活动呢?谁都不是神人,只要是人,都会害怕,贝利尼也是一样。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害怕”在贝利尼的内心深处烙下了阴影。
       美国有一种专门颁发给普通士兵的勋章——紫心勋章,这种荣誉只能颁发给那些身体上受到摧残的军人,对于那些心理上受到创伤的军人,是不予颁发的。但可想而知,心理上的打击远比身体上的伤痕来的更加沉重。但心理上的打击又有谁知道呢?只有自己最清楚。贝利尼也是一样,当他像米瑞说出他“害怕”的时候,作为局外人的米瑞大吃一惊,她万万没想到,她所崇拜的人在她认为他最引以为傲的事情上居然有如此深的阴霾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值得庆幸的是,贝利尼能将感受到的米瑞的心情转化为一种动力和信心,他想要成为米瑞的榜样,他不想因为自己战胜不了自己内心的恐惧而断送一个年轻生命对于梦想的追逐,于是贝利尼选择了挑战自己。最终,他成功了,他的成功一方面是源于米瑞对他的支持与陪伴,另一方面是源于自己对另一个自己的接纳。
       贝利尼对高索是一种热爱,因为米瑞,他的热爱转为了梦想,于是他选择了坚持。米瑞对高索也是一种热爱,因为贝利尼,她的热爱成为了梦想,于是她选择了拥抱。黑色星空的背景下,画面定格在了两个人之间,格外幸福,米瑞拥抱梦想,贝利尼坚持梦想。
故事的最后,是一个和米瑞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她抬头望着米瑞和贝利尼走钢索的宣传海报出了神。我想这就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吧,是在告诉每一个人,如果真的热爱一件事,就不会感觉到累或者辛苦,即使正在经历某种意义上的大风大浪,自己也不会有所察觉,顺其自然的顺理成章,是建立在“热爱”的基础之上的,让“热爱”成长为梦想,这时候就会发现,梦想其实并不遥远,就在自己的脚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