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教师成长之源
一、先做起来再做精彩
新网师执行院长郝晓东对教师写作有这样的认识:“写作是思考的开始。一个不善于写作的老师,很难从优秀走向卓越。许多一线优秀的校长和老师,不乏丰富的经验、骄人的业绩、良好的口才,对教育教学亦有许多睿智的洞见,但只是停留在优秀而不是卓越层面。为什么?主要与不善于写作有关系。不写作,学识思想就很难系统化、学术化。”
学校坚持“教师的成长就是学校发展的最大福利”教师成长观,把教师读写成长定义为长期主义,以读写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得远。”学校写博就组团参加,第一年共成立3个博客团队,教师1个,学生和家长各1个,每个团队每周发布5篇博文。当时,教师人数不足20名,还很年轻,对写博比较陌生或兴致不高。
学校从多个方面发现、挖掘、到提供素材,例如:网课期间让老师写“主播故事”、师带徒活动中写“听、评课感悟”、教研活动写“大家·研究”、期末家访写“家访故事”、期末述职文稿、学校行政会、教研会、班主任等会议都有经验分享环节,分享的内容就成为博客的素材……凡此种种,尽可能让老师有东西写,保障既能完成任务,也能让写博持续下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博客大赛都结束了,几个团队的博客还能继续,“先做起来,再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