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针对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小雨

针对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几点思考和建议:

树立科学教育的正确导向。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科学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引领,探索与各个学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科学教育评价方式,克服唯知识、唯分数,坚决扭转过度功利和短视的倾向,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热爱科学、敬畏科学、探究科学。

整体优化科学课程体系。统筹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各学段科学课程设计,加强上下衔接。探索以适当方式,实现不同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紧跟科学研究重大进展和科技革命未来趋势,及时充实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试点基础上,探索在初中阶段实施科学教育综合课程。组织精干力量,深入研究科学教育重大问题,加强科学教育实验仪器和设备设施的研发,提高科学课程教材的质量。

着力补足师资短板。针对中小学科学教师素质偏低的现状,提高科学教师培养门槛,建立健全科学教师准入制度,在源头上从严把关。引导支持师范院校特别是高水平师范院校加强科学教师培养。出台鼓励政策,吸引“双一流”高校参与中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改进科学教师培训,培训课程充分考虑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更加注重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持续强化科学教育条件保障。虽然我国广大中小学校总体上具备实施科学教育的条件,但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学科之间十分不平衡。特别是在许多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学校,科学教育的条件依然十分简陋,难以满足实施新课程的需求。对此类地区的中小学校,仍需加大投入,持续加强理科实验室建设和科学课程实验仪器设备设施的配备,着力让所有中小学校都具备规范开展科学教育的条件。

加强科学教育资源整合。建立健全校外科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发挥各类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等科普场馆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等机构的作用,整体服务于青少年儿童科学素养的提升和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在科学教育实施中,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探索校外学习与校内学习有机结合,通过实地考察、研学实践、自然课堂、环保行动等途径,让科学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实践,努力让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更加鲜活,切实增强感染力、吸引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