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看到自己学科的优势。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教育部作为保障“停课不停学”专门开设的网络课程平台,虽然上线了4649课,但是小学科学课是非常紧缺的资源。这是因为科学课的版本多。从教教师少,去年国网平台的资源是作为应急开发的,执教教师主要是北京市教师为主。所以现在平台上只有人教鄂教版和教科版两个版本。而且这两个版本还缺少了几个年级。这一次教育部组织的基础课程遴选,既是比赛也是对原有资源的一种补充,而小学科学的缺口是最严重的。所以相信科学老师入围的概率一定会很大。
2、要发现参赛微课的特点。
对于制作一节科学微课,教师们确实并不陌生,相信老师们的信息化技能,一定是没问题。但是云平台这类型微课,和我们的普通微课又有所不同。首先它不是解读知识点或实验的片段微课,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课例。小学的课程时间要限制在15~20分钟。符合网上学习特点及视力保护的需求,另外在微课中,教师真人必须出镜。;采用“教师讲解+多媒体大屏”的形式,最大限度还原课堂教学的真实场景,复现课堂教学的现场感,契合中小学生的认知习惯和需求。每节课要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学案。还要为学生提供课后作业。也就是说这个微课定位在学生可以通过他在线下独立完成学习。而且这些微课能够为科学教师不足或者说设备不完善的农村中小学提供相应的资源,这就是我们在参赛前一定要认注意的。
3、要做实微课制作的过程
国家云平台的课程,站位一定要高。当年是作为一个应急平台开发,所以出现的很多课程中没有真实的演示实验。这一次文件中专门强调了必须要有完整的实验过程。同时国家平台的精品课程。强调的是“双审”保证质量,也就是资源审查实行学科审查和政治审查双线管理,学科审查专家提前介入教学设计环节,政治审查专家坚守底线思维,保证资源质量。大家准备微课的时候,除了要保证它的科学性,千万不要犯政治的错误。尤其是科学情感价值观的目标,一定要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