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师德师风>>文章内容
城东小学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发布时间:2022-08-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婷婷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

    1.加大学校网站建设力度,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 加强对校内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处理平台报送,党委意识形态工作组进行文字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校党委、校办审核。

    3. 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在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互动类网站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本校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除负面影响。

    4. 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网上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帖。及时发布正面观点,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5. 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贴,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三、工作原则

    根据上级加强校园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的要求,新闻媒体采访的应急处理,要在第一时间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接受境外媒体、中央媒体及省级新闻媒体的采访,要同时报学校办公室。未经学校授权和上级同意不得接受任何与学校相关的采访。对违反宣传工作纪律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组织机构及上报流程

    学校设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长办公室。

  长:谢月红

副组长:唐文亚、陆峥

 员:陈霞、张林亚、王红娟、王琴、各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

    组织相关单位人员集中办公,统一新闻宣传口径,确定对外发布内容,安排新闻发布事宜。

    邀请、接待采访公共事件的媒体记者。

    收集媒体报道信息,分析事态发展趋势,形成舆情报告,及时向学校及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控、报告、研判、引导等工作的组织落实以及应急处置的综合协调。

学校设突发事件新闻处置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副校长办公室。

组长:陆峥

成员:陈霞、张林亚、邵雪近、陈晓笺、周黎娜、贺珊珊、王礼蓝

    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控、报告、研判、引导等工作的组织落实以及应急处置的综合协调。

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可根据情况组成临时的新闻处置工作组。

    、预警信息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可控性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个级别。

    1.重大突发事件

    指对学校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危害和影响的,对学校工作或某一领域工作和稳定造成较大影响的,受境内外媒体和网站关注的负面舆情,需要省、市相关主管部门协调、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全校相关部门和力量进行紧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境内外主要传统新闻媒体和新闻网站报道,并进行论坛讨论;

    境内知名商业网站报道,并有网民在网上留言;

    境内主要知名论坛进行讨论并形成热点;

    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出现大量传播和评论。

    2.较大突发事件

    指对学校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和影响的,对学校工作或某一方面工作和稳定造成影响的,或可能在小范围内引起公众不满情绪的,受境内少数媒体和各大网站关注的负面舆情,需要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境内少数新闻网站报道;

    境内少数商业网站报道;

    境内主要知名论坛有相对讨论但未形成热点;

    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有少量传播和评论。

    3.一般突发事件

    指小范围内对学校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一般危害和影响的,受极少数媒体和网站关注,尚未形成有规模的网上讨论,但继续发展很有可能对学校带来不良影响的突发负面舆情,需要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置的突发事件。

    具体执行标准是:

    境内极少数新闻媒体和商业网站报道;

    境内少数论坛有相关讨论但未形成热点;

    主要在本地论坛引发关注的负面舆情。

   、分级响应和应急处置

    在发生引起媒体关注的突发事件时,要迅速启动本预案,将相关的舆情监测和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分析研究、决策发布范畴,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主动沟通、冷静应对,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置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1.分级响应

    I级应急响应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由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及时听取省、市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议,相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协调处置。及时控制负面舆情传播,对事件影响进行评估并迅速做出处理,并向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理结果。

    II级应急响应

    发生较大突发事件,由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涉事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协调处置。及时控制负面舆情传播,对事件影响进行评估并迅速做出处理,并向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理结果。

    III级应急响应

    发生一般突发事件,按照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要求,涉事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密切配合,协调处置。及时控制负面舆情传播,对事件影响进行评估并迅速做出处理,并向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件情况和处理结果。

    2.应急处置

    预案启动

    发生突发事件后,涉事部门、单位要在第一时间向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内容:舆情的基本内容、首发时间、首发媒体、网站链接、传播情况、舆情的真实情况、背景材料、其他辅助材料等;如涉重大突发事件舆情需连续报送舆情,内容还要包括研判发展趋势、提出应对措施以及意见、建议等。

    学校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对预案,根据舆情具体情况,研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及时成立舆情处置应急工作小组。对重大舆情,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召开舆情研判会,听取工作小组的情况汇报,结合实际情况,具体指导舆情处置,并同步将舆情情况上报至省、市相关主管部门。

    事件处理

    舆情处置应急工作小组根据涉事部门、单位报送的书面材料和具体情况汇报,全面准确掌握事件真实情况。工作小组要快速决定处理意见,果断采取措施,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尽可能减少危害和影响,避免负面舆情进一步传播。

    发布权威信息

    经过现场处置后,要综合评估研判舆情发展趋势情况,党委宣传部通过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信息等方式作正面回复,通稿内容要客观反映事件基本情况、采取措施等,文字要严谨、无歧义。

    舆情跟踪

    应急处置过程中,如在本地网站、论坛发现不实信息、有害贴文等,须立即报请省、市相关主管部门通过管理途径迅速协调删除、断开链接、撤除专题,同时保存相关证据,确定责任人员。

    舆情监控人员须将突发事件设置为关键词纳入监控系统,实施重点监控,密切关注网上有关的新闻、贴文、博客、微博等的动态,发现对回复提出疑问或者质疑的跟贴后,要及时加以引导。如对疑问或者质疑不能正确引导或者不知如何引导时,要及时向工作小组汇报,根据相关指导意见,再跟进回复。在舆情跟踪过程中,一旦发现舆情恶化、影响面扩大等不良发展趋势时,要立即上报领导小组,以便领导小组能随时掌握动态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方案,有效处置网上舆情。从而实现对网上舆情的正确引导,直至舆情缓退、平息。

    组织舆情引导

    统一调度学校网络宣传员、网络评论员,分工负责重点网站、论坛,组织专门队伍,运用网络语言,按照统一口径发贴、跟贴,让正面声音主导网上舆论。需作辟谣的,立即用事实澄清,压缩谣言传播空间。舆论引导过程中,防止关联炒作和延伸报道,形成新的舆论热点。

    加强新闻宣传与管理

    学校有关部门、单位要在事件发生后服从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未经学校同意,任何单位、人员不得擅自接受新闻媒体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相关内容的采访;对于已授权媒体记者的采访、拍摄应给予积极配合。

    遇到重大和较大突发舆情,学校相关部门要及时向省、市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具体情况。。

    应急结束

    经过集中处置舆情平稳后,积极协调将有关信息淡化处理,尽快冷却话题,直至负面舆情消失,宣布结束应急状态,转入常态管理。

    舆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突发舆情相关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舆情处置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对工作表现优异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对有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舆情重要情况及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行为,或擅自发布、编造虚假信息,造成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由党委宣传部负责解释。    

                                                 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2022.8.2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