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有尊重的教育
——读《如何让孩子爱上学校》有感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一所进步主义教育学校——帕克学校的一位校长汤姆·利特尔和凯瑟琳·埃利森所写。全书一边深入分析一百年美国教育的发展,一边用教育实例证明进步主义教育在顺应孩子天性、培养孩子创造性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让孩子爱上学校,就是学校要成为可以愉快玩耍的快乐成长的park。
开篇,作者就阐明了进步主义教育者发明的三个核心教育策略,对培养新全球经济环境下最需要的能力特别有效:一是让学生投身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现在平常被称为探究式学习;二是用跨学科的方法教授知识和技能;三是把教育内容组织成项目,现在称为项目学习。
看到这样的内容,对照我们当前课改热点,是惊人的相似。探究式学习、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正是我们每个学科教学要深入研究和实施的学习方式与内容。看当前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学科融合、项目化的学习,是学科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此反观我们现在进行的学校特色建构,学生画像中的创新实践,课程架构中的学科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学习,都是前沿的教育理念,是符合当今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
中国的基础教育,有自己的国情特色,我们从2000年开始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不断紧随社会发展,更新教育理念。我们不可能像书中说的,实行中进步主义教育,但其中的一些符合我们教育需要的观点和做法,可以进行借鉴、学习。
孩子不是等待知识填充的容器
我们常说,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给他们什么,他们就会画出什么。其实,这是不对的,正如书中所说:“孩子们并非生来就是一张白纸,等着被聪明的成年人的知识填满,他们带着已经存在的驱动力和等待发掘的好奇心来到世界。他们的教育者需要尊重这种驱动力和好奇心。”“不能再把儿童理解为等待被教师的知识填充的空容器。”
反思,我们在教育中,是否做到了尊重孩子认知?是否真正的能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是否尊重孩子天性,激发好奇心与想象力?是的,孩子是有思想的生命个体,不是容器。面对者一个个鲜活的花朵一般的生命,我们要从人格上、从认知上,给他们尊重,让他们的个性得到保护和张扬。
书中列举一所进步主义教育学校,学生们每天来到学校的第一个小时都是自由选择实践,他们称之为“飞翔”。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选择学习或者玩耍,但无论哪种方式,他们都在练习安排时间的技巧。这与我们学校的晨间活动,是完全相同的,这也印证了我们坚持晨间活动,是正确的。
建构我们的项目化学习课程
对于书中介绍的孩子们进行的整合课程,跨学科学习,是我们想不到的。例如,五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创造”一座岛屿来学习岛屿文化。他们从地质、地理、资源、人口等方面对其进行描述,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制作3D等比例岛屿地图,还要撰写有关岛屿历史的书籍,并用油毡版画为书绘制插画。再如,让幼儿园的幼儿来管理一个新建的金鱼池。孩子们提出一个规则清单,包括保持池塘清洁,不要踩到周边植物,冬天不要敲冰,否则鱼会死的,要保证通风口等。
我们学校也做个一些学科整合的实践活动,有过跨学科学习的尝试。但是,缺少的是加大力度,更大胆的作为。我们学校的师资队伍是有能力在这方面做开发是实施的。认识到了整合课程对发展孩子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作用,我们也要认真做一做学校的项目化学习,形成自己学校课程特色。
坚持全面的评估方式
那么,进步主义教育学校的考试是什么呢?他们的评估方案包括:学生的报告和作品集、教师对学生的学业和社会发展所做的细致的个性化描述,以及由学生主持的家校会。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思考他们的发展情况。每年两次,每位帕克学校的老师要给他们的每一位学生写一份长达14——18页的报告,表明在几十个考察项里学生的表现。不仅是学科分数,而是社交及情感发展的考评,如,对冲动的控制、建设性解决冲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等。
我们学校现在的学生手册五色娃的考评,就是接近这种全面考核学生成长的评估方式。
对照此书,发现了我们学校与之相似的、需要坚持的教育理念。一所课程新颖有趣、环境和谐优美,有尊重、有温暖、有快乐的学校,学生怎会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