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谈如何有效使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习题
发布时间:2023-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瑜


谈如何有效使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习题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贯彻到了各个教学阶层,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关键性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人际交流能力、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就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有效使用、开展策略

引言: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质量非常高,很好地契合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需求,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生活趣事、名人故事、自然奥妙、传统文化等等,在学习统编教材内容的时候,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后练习的重要价值,课堂内容与课后练习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好课后练习,巩固知识内容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课后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提升语文素养

1.借助课后练习,指导学生开启自主预习

在语文课堂开展之前,学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做好课前预习工作,预习效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课堂效率,良好的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从以往的教学状况看来,部分学生对于预期行为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性,也没有掌握高效的预习方法,通过发掘其深层次原因,我们能够发现,教师没有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后习题开展预习,例如,在《小摄影师》这篇文章中,有一个课后习题是这样表述的:课文的很多地方表明高尔基喜爱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当学生阅读此问题之后,就会带着疑问去进行课前预习,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文章的主旨,有意识的寻找高尔基与小男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感受到高尔基的平易近人。高尔基愿意借胶卷给小男孩,让小男孩给自己拍照,这都表明高尔基非常重视小朋友,对待任何人都有非常尊重。如果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带着这个阅读进行分析和研究,那么在后续的课堂过程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基于学生们的预习成果,教师要适当设置教学活动,以文章的故事内容和预习感悟作为课堂导入,例如,可以设置以下话题:既然大家已经提前预习了课文,那么有谁知道文中的小摄影师是谁?他要给谁拍照?拍照过程顺利吗?这时,学生们就能够根据自己的预习内容进行问题抢答,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让教学过程更加具有趣味性[1]

2.借助课后练习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涉及到各种类型的教学内容,同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后练习题目,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对这些题目进行思考,并且适当补充相应的文学背景资料,做到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优化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秋天的雨》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于课后练习题,实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和报告,首先要认识生僻字词,其次,学生们需要有感情初读课文,精读课文,并且寻找中心思想。第三,学生需要对文章进行解构,从多个角度寻找作者对于秋天的雨的描述。最后,进行语句摘抄。课后习题刚好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设置,从阅读到认知到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层层递进,实现了教学过程的螺旋式上升,因此,课后习题为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了新型的思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让学生们感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拓展了思考能力[2]

3.借助课后练习开实践活动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结合课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生活化水平,这也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点,教师要充分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点,从而设计巧妙的活动安排,开展有声有色的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多方收集资料,丰富学习渠道,拓宽视野,在《小摄影师》这一篇文章中,课后习题里有这样一道题目:分角色朗读课文,并且体现出角色的特点。大量的教学研究表明,班级上的很多学生都乐于开展角色朗读活动,他们能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对话任务,这种教学形式要远远优于单独朗读课文的状况,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响应学生们的兴趣点,科学合理的安排分角色朗读任务,并且以小组为单位排练小品剧,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对故事进行适当的编排和拓展,从而更好的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又比如,《陶罐和铁罐》这篇文章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将这个故事绘声绘色的表演出来,这篇文章更加适合分角色扮演,而且更加具有趣味性,是学生们普遍喜好的教学开展形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深入融入到了各个教学阶层,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建立起多方搜集资源的学习意识,善于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从而完成课后习题,《盘古开天地》这篇文章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寻找其他类型的神话故事进行阅读,此时,学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手段收集自己所喜欢的神话故事,既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深化,也可以探究西方的远古神话,学生将搜集到的内容进行详细的阅读,并且在课堂开展过程中与其他同学分享和讲解,从而提高文化能力,建立文化自信[3]

4.借助课后练习,强化学生读写训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两项基本教学环节,也是判断一名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关键,很多小学生对于阅读和写作具有较强的恐惧心理,他们认为这两个环节较难,在心底里不乐于学习写作和开展阅读。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设置方面,编写人对读写方面加强了比重,为学生们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朗读方式和写作方式,从而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4]。一种较为有效的课文学习方式为通读全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的大体脉络和故事情节,例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的时候,学生需要通读古诗并且理解含义和思想感情,然后脱离课本,用自己的语言,现代汉语的形式描述,古诗所讲述的情景,这不仅考验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又比如,在学习《矛与盾的结合》这篇文章之后,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大体含义,并且展示自己在这篇文章中学习到了什么?分析矛和盾是怎么样的关系?这对于自身日常学习和生活有什么样的指导性意义?以上内容属于对学概括能力的高度考验。除了阅读部分的学习和提升之外,统编语文教材内容和设置一些其他方面的练笔内容,提高学生们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在学习《给予树》这篇文章之后,学生需要替文中的小女孩书写几句感谢的话语,学生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将自身带入到情境之中进行感受,从而表达感谢之情,要从阅读过程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灵感,进而开展书写和创作[5]

5.立足文本,培养说话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项核心的培养目的是提高学生们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们只有能够顺畅的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够更好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是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统编教材以提高学生们的说话能力为基础,对文本内容加以优化,例如,在《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文章中,课后习题如下设置:我喜欢这所民族小学,让我们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教师要鼓励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对于学校的特殊感觉,包括最喜欢的校内场景、最常做的体育活动、最喜欢的课程等等,同学互相沟通和交流,从而实现基于文本的练习,让说话练习更加有效。又比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课后习题如下设置:我们来交流一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秋天的雨。学生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这里要求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进行交流,要立足于文本并且融入个人的理解,从而让表达更加丰富,体现出个人的想法和认知。又比如,在大自然的声音这部分内容中,课后习题是要求学生们读出下面描写声音的词语学生们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出一些特别的声音,从而模仿大自然中部分事物的声音,进而拓宽联想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声音,包括小狗的叫声、闹钟的滴答声、水滴的滴落声等等,这种做法能够充分联系生活,提升课堂的趣味性[6]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统编教材课后练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其紧扣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拓宽思维,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工作方法,改善工作手段,加强对于课后练习的重视程度,从而优化教学实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旭光. 统编教材“阅读链接”的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J]. 语文建设,2019(24):42-45.

[2]慕君,张玉倩. 统编教材读写结合训练内容分析[J]. 语文建设,2019(24):45-49.

[3]钱娟. 小学文言文学习活动设计举隅[J]. 语文建设,2020(04):28-31.

[4]张敏华. 从小学统编教材编排看思维的“可视化”教学[J]. 语文建设,2020(02):45-49.

[5]郑霜燕. 统编教材低段识字教学新角度之猜字法[J]. 教育观察,2019,8(14):101-103.

[6]王永林. 统编教材小古文教学的价值分析及策略探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2):59-63.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