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科学探究式作业的设计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小雨

  一、探究式作业的重要意义

  探究式作业与传统的作业相比有探究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特点。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接触相关的知识点。探究性作业下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有很大的改变,学生不必死记硬背那么多结论性知识,而是更多富于生活信息,能引导学生懂得搜集、处理信息。

  二、探究式作业设计需准确把握的三“度”

  1.“多角度”。“多角度”就是要求设计作业时从不同方面进行,防止学生作业机械模仿,随便应付,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法度”。“法度”即为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学生等。教师只有以此为准则,对此了然于心时,才能在设计作业时,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使学生在作业中能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完成作业,从而得到能力的培养。

  3.“梯度”。作业设计不能过难,也不能太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使作业内容让大部分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从而不断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等方面的健康成长。

  三、探究式作业设计的形式

  1.实践活动性作业。如种植饲养。种植和饲养活动是小学生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这些课的内容并不是课堂就能完成的,它还需要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观察,通过种植和饲养从中更直接地感受自然界的丰富和神奇,使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收集资料性作业。现代社会的信息传递非常迅速,而且更新很快。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科学的知识和信息是有限的,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外时间里搜集信息,整理资料就显得非常重要。

  3.科学日记。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一群爱幻想的孩子,脑子里总会冒出许多个为什么,许多好奇的事。可以鼓励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关科学的事情或者是自己对科学的幻想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下来。教师从中不仅能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能让学生自己通过学习逐渐解释或解决这些问题。

  4.科学小论文。学习科学的过程一般以探究的形式展开,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等过程。写小论文的形式就是一种展现学生探究思维过程的好方法。

  四、探究式作业的评价

  1.及时评价。作业的批改应及时,作业的评价也应及时。学生的作业可以在课前几分钟或利用午自修时间进行检查,并将作业的完成情况纳入科学学习评价中。及时的评价能让学生的内心产生极大的刺激,引发学生产生认真完成作业的动力。

  2.激励性评价。激励性的语言,有利于被学生接受,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继续奋进的积极性。在检查作业的时候,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尤其对于学习兴趣不强烈的学生,也要给予肯定、鼓励。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一段历程。作业不仅是学生检查自己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新课程标准下的探究式作业,更是学生展示自我、自由发展、不断成长的舞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