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小顽童蜕变三步曲
发布时间:2022-11-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黎娜

老师,您辛苦了

回眸自己的15年班主任工作,感慨万千。孩子们可爱的面庞,伴随我从初为人师的稚嫩到现在的师魂初长成。一个孩子就是一个故事,作为班主任,我的职责就是用爱来培育他们,用我的爱唤醒他们的爱,将最美好的一切不断传承下去。

去年上学期,班里新转来一个叫小昊的学生,个子不高,瘦瘦的,小小的眼睛里藏着满满的倔强与叛逆。在进一步的了解中得知,他从小在奶奶家长大,父母工作不稳定,没时间管他。长期缺乏父母呵护的他,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课上,他总是处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会带各种小玩意在下面偷玩,如果我紧盯,他就静静地坐着,一言不发,目光呆滞,像一幅绝版的陈年画像。

课堂中,在那些林立的小手中几乎找不到他的那一只。即使我有意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也是答非所问。字写得潦潦草草,很多字还不认识,学习成绩垫底。

面对他的问题我焦头烂额。静思过后,我决定全力以赴来帮助这个小顽童尽快融入集体,融入课堂,享受校园生活。

一、用爱打开心灵之窗。

名言说得好:“环境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决定从他的内心世界和改变他的周围环境入手。我先找他谈心,表扬他尊敬老师,每天按时上学,从来不迟到。表扬他热爱班集体,热爱劳动,对班级卫生打扫,总是不怕脏、不怕累、抢着干。肯定他是一个聪慧充满灵气的孩子,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与此同时,帮他制定目前急需改进的详细计划。鼓励他争取进步,每天将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进行对比,哪些地方进步了,哪些地方退步了。

给他调整座位,安排一个学习自律性强、性格温和的孩子跟他做同桌。只要发现他的一点进步,都会给予肯定,做不好的地方,我会俯下身子,在他耳边轻声说:“别着急,慢慢来”,送给他一个鼓励的目光。

当他做错事时,我会把他叫到办公室,单独教育,保护他的自尊心。课余时间,我会特意安排他帮我抱作业,发作业,取东西,每次,他都特别的兴奋。“你真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有你真好!”我常常微笑着对他说。他总是低下头害羞地笑着。

渐渐地,我发现他懵懂茫然的脸上开始洋溢出点点生机,他的眼眸更加明亮,他的微笑更加自信,他内心追求美好的种子开始萌动,积蓄力量准备破土而出。

二、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在一次与他谈话中,我跟他提起想去他家家访,他迟疑了一下,从他的眼神中我读到了一丝担忧、又有一丝期待。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告诉他老师只想把你近期的班级表现分享给你的父母,让他们也知道你在学校的努力与进步。这个孩子长期没有在父母身边,因此在进行家校沟通及与他的沟通时,我也会更加谨慎。

见到他的父母,跟他们分享了孩子在班级生活中、课堂中表现的方方面面,以及他身上的许多闪光点,一旁的他意味深长地注视着我,我似乎看到了一份积极,一份自信。

我很坚定地告诉他的父母,只要用心教育,在这未来几年,他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进,同时,希望他们能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去关心孩子,教育孩子,用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去滋润他,鼓励他用心学习。

忘不了那天从他家出来一路上他的滔滔不绝、一路的兴奋、激动……

三、及时补差,持之以恒

抓住了孩子的心,又有了他妈妈的全力支持,当务之急就是攻克他前3年落下的课程。一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现在班里的所有同学都在学习的道路上阔步向前,马老师想给你加加速,让你追上大家,你愿意跟着我一起跑吗?”

 “愿意!”

我接着说:“这一路小跑的追赶需要持久的耐力,你愿意每天坚持吗?咱们以一个月为限,尝试一下可以吗?你能做到吗?”

他坚定地点头。

我联络其他科任老师一起,针对他有计划的开始补课。借助课间,午饭过后、放学后一小时、3位老师分别对他进行讲解补习。一开始很难,但是,他坚持不懈地去几个老师的办公室,不断学习积累。放学后,都会主动留下来写作业,找我检查批阅,日复一日,他的成绩在稳步提升。我也会时不时的给他准备小礼物,作为奖励。一年后,语文成绩达到了良好。

他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会永远记住我的班主任老师,她没有放弃我,一直鼓励我、帮助我树立学习的信心,帮助我进步。”我看后更加感到我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对于学生的教育,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热情。

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教育的力量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也深信探索与追求的过程是充实幸福的。我坚信“辛勤耕耘的夏过后,必是丰硕的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