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12月教研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胥亚洁

1、“诗”读“诗”,读出韵味。

统编教材中的现代诗浅显易懂、语言流畅、韵律优美,学生能朗朗上口地读,所以我们在诗歌的教学中,以“诗”读“诗”,就是从诗歌的外壳——语言入手,诵读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现代诗教学的主要形式。充分借助朗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1]根据典型文本课后习题分析可见,学生的朗读要求,从低段读正确、读流利,到中年段需要反复诵读,读出韵味,到最后的感情朗读,和进行诗歌朗诵展示。学生以低年段的将诗歌正确、流利为基础,在《繁星》诗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后第一次提出“反复诵读,读出韵味”。这就要求老师需要将这课文作为现代诗歌有感情朗读教学的典范。《短诗三首》三首节奏变化不一的现代诗歌,是让学生学习诗歌的语言句式变化特点、节奏停顿不一的朗读的良好范式。教学时朗读要有技巧、有策略。读出诗歌的外在的音律美和内在意境美,读出诗歌中饱含着诗歌真挚的情感,学生逐步加深现代诗歌的理解,实现了“我”“诗歌”“音律”“情感”的共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