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是做事成功的基础,做教育也是一样。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教育者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又该如何去做呢?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觉得此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做教育就是要践行一个“真”字,做真的教育。
然而,在校园里这样的场面一定是不陌生的:
一群孩子穿着漂亮统一的衣服,手中擎着花束,排列成整齐的队伍,等着欢迎某个部门的领导视察学校。其实,来什么人,都不关孩子的事。他们也不知道,嘴里喊着“祝贺”背后的意义。
课间操自由活动时,要求孩子们的脸上一定要洋溢着笑容,其他同学表演时,一定要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们机械的站在那里,什么时候应该笑,什么时候应该鼓掌?
.....
看到这样的画面,我的心里隐隐作痛,实际上就是一种担心。这样的场面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因为没有什么触及学生的心灵。其实,在这样的场面中,孩子成了一个道具,他们不需要有思想、有感情、有要求,他们要做的只是服从安排。试想,孩子经常会加入这样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往往就是场面上的事,长此以往,孩子们成了演员,校园就成了秀场。
我更推崇这样的情景:语文课上,孩子绘声绘色地朗读,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他们会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写字课上,她的坐姿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顿时响起了掌声;比赛场上,为了班级的荣誉,他冲到了终点,孩子们的欢呼声骤然响起......我看到孩子们发自于内心,流露出的那份真诚,我看到了一双双清澈的眼神,我还听到了孩子们清脆的笑声.....
我们是在培养人,而现在被我们培养的对象,是一些懵懵懂事的孩子,人生观、世界观正处在建立、形成的关键时期,你种下荆棘就会收获荆棘,你种下玫瑰就会收获玫瑰。我没有高深的教育思想,也没有精深的理论水平,说不出来深奥的道理,我只知道,我们在教会孩子学习的同时,首先要教会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真诚,源于内心的那份真诚、实在!这可能就是我最为朴素的教育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