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生读课题
2、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吗
(1)出示第一组词语:母亲 外祖父 搭船 捕鱼 请男生读第一组词语
声音真响亮,你能用上这些词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我和母亲坐船去外祖父家里,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概括的真简洁又清楚。
(2)出示第二组词语 沙啦沙啦 静悄悄 请女生读 真好听,把词语的意思都读出来了
这些词语都和什么有关?生答:声音 师说:对呀,作者郭风爷爷不仅善于用眼睛观察,还善于用耳朵倾听,真不愧是五官开放的旅行者。
(3)出示第三组词:打 披 摇 这些都是什么词?(生:动词)
师说:是的,这些动词告诉我们作者仔细观察了雨和船,(出示句子)让我们一起读读。上节课我们还知道了作者还仔细观察了翠鸟的外形(生说)、翠鸟捕鱼的动态(生说),(板书:外形 捕鱼)让我们赶快去看一看作者笔下的翠鸟是什么样的吧,
二、聚焦翠鸟,感受多重观察方法
1、出示翠鸟图片:你看,翠鸟来了,这只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这只翠鸟颜色鲜艳,很美丽。(相机板书:美丽)
师:(依次出示翠乌身体各部分)说说有哪些鲜艳的色彩。
生:它的羽毛是翠绿色的。
生:它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
生: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师出示第二小节,你说的在课文第二小节,
师点红:翠绿色 蓝色 红色 ,你关注到了这些词语,这么多颜色在一起,让你感觉怎样?(美丽)文中有这个词吗?
师:圈画出这个词语,谁能读好,让我们感受到翠鸟的美丽。指名读
你发现这些颜色分别对应的是翠鸟的——-羽毛、翅膀、长嘴,这些描写的就是翠鸟的外形。
师:作者是怎样描述翠鸟的样子的?
生读课文第二小节
2、如果生说到羽毛是翠绿色,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嘴————师说:这是描写的翠鸟的外形————作者一上来就观察了这些吗,作者先写了什么?
3、生先说
是补充小结:作者先总写这是一只颜色鲜艳的小鸟,然后分别写了羽毛、翅膀、长嘴,把他看到的鲜艳色 彩的对应部位写下来。这样观察,能够让我们对事物有一个全面、完整的了解。这样的写作顺序叫作一由整体到局部,作者观察的很细致,有条理(板书:有序观察 整体到部分)
4、师生配合读,老师读一二句话,生读后面的。
5、多么美丽的翠鸟啊,作者为什么只注意到了翠鸟的羽毛、翅膀、嘴巴,而没有注意到它的眼睛、爪子、尾巴呢?
生:因为翠鸟的羽毛、翅膀、嘴巴颜色鲜艳,最引人注意。翠鸟的尾巴、爪子、眼睛的颜色没那么鲜艳。是它最有特征的地方,
6.交流,小结写法。
所以要抓住最有特点的来写,我们在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时候,没必要面面俱到,只要注意抓住它 的特点就行。(板书:抓住特点)
7、假如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你会抓住它的什么外形特点来写?(出示大熊猫图片)
生:我会抓住它的颜色 师:它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生:黑白相间的
师:这是它最大的一个特点。还有吗?
生:它的黑眼圈,就像好几年没睡觉一样。 师:真会形容。这可是它独一无二的特征。
8、如果是一只松鼠呢,你会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
生:我会抓住它的两颗大门牙来写,
师:这可是它用来啃坚果的利器,还有吗?
生:还有它的尾巴。 师:对呀,它毛茸茸的尾巴可真大呀,都快和它的身体一样打了,真吸引人眼球。
9、如果是一只可爱的小猫呢,你会抓住什么来写?
生:我会抓住她的眼睛。 师:为什么?
生:它的眼睛颜色比较特别,像绿色的宝石。
师:还会抓住他的什么? 生:我会抓住它的胡子,很长。
师:是呀,又细又长,谁能简要来说一说这只猫的外形?
生:这只小猫有一对绿宝石的眼睛,有细长的胡子,像银丝面馆的面条一样。
师:让你想到了吃,但你确实是抓住了这只猫的特点来说。
10、再看看,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观察这只翠鸟呢?
生:对比
师:你真有一双火眼金睛,把翠鸟和什么对比?————鹦鹉
师:为什么要和鹦鹉在一起对比,不和别的对比?
生:因为鹦鹉也很漂亮
师:对呀,鹦鹉已经是公认的颜色艳丽、非常漂亮的鸟,可是翠鸟比鹦鹉还漂亮。
那这样翠鸟的漂亮就让我们感受到了。
如果生说不出来,师就提示关键句子,让学生说。
师:作者还把翠鸟和鹦鹉一起对比。
假如让你来写,你觉得翠鸟会比什么鸟类更漂亮?
生:比孔雀。 师:用句子说完整 生:………比孔雀还漂亮
师:真会写,还有吗? 生:凤凰 师:那可是万鸟之王呢, 生说 齐读句子
师:作者就是这样有序的进行观察,抓住它的特点,并且与其他的动物进行对比,向我们展示了翠鸟外形的美丽,这么美丽的鸟儿,你们喜欢吗,把你的感情融入文字中来读吧。谁来读? 生读
师评价: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只惹人喜爱的小鸟,谁来挑战他。
师评价:真好,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读。
11、这只美丽的鸟儿静静地站在那里,看到它,你会想些什么? 生说
12、小作者和你们想的一样,越想越好奇,越想越有趣!谁来读好这些句子?(出示第三自然段) 生读 师:你读出了作者对翠鸟浓浓的兴趣。你还想读,
13、我就这样正想得出神,突然,翠鸟动了,它开始捕鱼了!(出示第四自然段)。
(1)刚才作者观察的是静静的翠鸟(板书:静态),用了这些好的观察方法。它捕鱼的动态,作者又是怎样细致观察的呢?(板书:捕鱼 动态)
读一读:默读第四自然段 圈一圈:在书上圈画关键词。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观察翠鸟捕鱼的? 写一写:用一个词写写你的感受。
(2)交流:生说:师圈画词语,这些都是什么词?(动词),作者运用了这些动词来写翠鸟捕鱼的动态,那是这样吗,想不想亲眼来看看? 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看清楚了吗,视频有点快是不是,没关系,老师把这个视频截成了几个画面,出示图片配动词,现在你看清楚了吗?作者就是这样把一个连续的画面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的动作,变成了(生读动词)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的动作,这是观察动态事物的好方法,掌握了这个方法,老师也跃跃欲试,我也写了一个,出示,请同学读读。老师也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动作了,你喜欢哪一个?
生说:飞和冲不一样(关注到它飞的方向),区别在哪里 速度不一样
咬,鸟没有牙齿,衔是什么意思(叼着),用这个词更准确,吞没有嚼就吞下去了,更准确,你看,郭爷爷用动词多么精准呀,这样才能准确记录观察结果。你能边做动作边读吗?指读,齐读
(3)读了这段话,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翠鸟速度很快 师:用一个词语形容?(敏捷)
14、除了我们找到的这些动词,还有哪些词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动作敏捷?
生:一下子 一会儿 一口(点红)
师:是的,作者抓住了这三个一,就把翠鸟捕鱼的敏捷给写出来了,这三个词该怎么读?
生说,再读
15、作者就是这样观察细致,把捕鱼这件事分解成了一系列的动作,精准的使用动词,还抓住了动词的一些重要的特点,把翠鸟捕鱼时敏捷的特点给写出来了,看到这样的捕鱼过程,你有什么想对翠鸟说的吗?
生说 师:嗯嗯,夸他 把你们的这种惊叹融入到文字中去,谁来读? 师:不是百发百中
这样的速度,鱼儿会跑光的,谁有信心,一出手,必定中 齐读
16、读到这儿,你知道翠鸟为什么要来打我们的船吗? 生:捕鱼来搭船 师:停在岸边也可以的
(1)等鱼 有道理,在湖中心鱼更多,湖中心没有东西让它站立
17、现在你对这只翠鸟有什么新的认识?(聪明)
是啊,聪明的翠鸟懂得搭我们的船。让我们更喜爱它。(板书:喜爱)
18、这样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会带给我们许多惊喜,许多快乐,许多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满腔的惊喜与快乐化成动听的朗读送到每个人的心中。出示第五小节 齐读
仿写片段,迁移运用
1.提炼:作者将翠鸟捕鱼一连贯的动作分解,细致地观察,为我们呈现出一个身手不凡、动作敏捷的翠鸟。这样的观察方法,值得模仿。
2.观察视频
(1)老师带来一段“小猫开门”的视频。请仔细观察视频中小猫都有哪些动作,关注这些动作的细节。等会请同学说一说,这只小猫怎么开门的。
(2)交流。
注意:整个身体重量压在门把手上(怎么打开的),出去的时候尾巴在,仿佛在说什么
3.练习仿写
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动词,师说一遍,请大家用上这些动词,把视频中的画面写下来。如果你有更好的动词也可以用到。
4.分享: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你的作品?
六、总结全文,延伸课外
1.结课:就是一次意外的相遇,在作者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中,就将我们带到一幅画中。(简笔画板书)
2.延伸:大自然中,不仅仅是这只外形美身手快、有灵性会搭船的翠鸟,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流淌的小溪、雪中的松树、欢快的鱼儿,无处不是多彩多姿。同学们要用心感受,并用文字记录这个美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