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爱”,是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的核心;有了“爱”,师生原先的 “你”“我”之间的关系,将置换成“我们”,这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只有用爱心来滋润,用诚心来感化,用恒心去引导,才能获得爱的回报。
例如,某班有个学生非常调皮,上课爱讲话,喜欢打闹,经常影响课堂纪律。经了解,他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生活,是个无人管的孩子,他上课不听,作业不做,成绩又差,老师拿他没办法。但是通过我对他的观察,发现他身上虽然有很多毛病,但却不是品德不好的学生,而且他的嗓音条件不错,只是在同学都不愿理睬他时,他才会恶作剧,并以此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显示自己。针对他的情况,我单独找他谈话,在肯定他优点的同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找出身上不足之处;同时也告诉他,你的歌声很好听,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掉身上的坏毛病,你一定会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在老师的关心教育下,他进步很快。音乐课上,他能认真学唱,大胆发言。对于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我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的确只要有老师的善解人意,加之无私的爱,辛勤的汗水,就一定能换来学生的进步,使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