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赏识,浸润出优秀的花朵(谭萧萧)
发布时间:2023-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谭萧萧

赏识,浸润出优秀的花朵

                    ——浅谈转化“后进生”的过程及感想

有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相对滞后的,我们称之为“后进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他们错失了爱,也许我们也错过给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智慧、人格来引领我的学生,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学生因为有了我的陪伴而快乐,我因为有了学生的同行而幸福。在享受这些快乐的同时,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我对学生无微不至的教育,以自己的热情滋润着每一颗纯洁的心灵,但总会有一些学生躁动不安,把他们的调皮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知己知彼,查找原因

教育教学是一个转化过程,转化的对象就是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把后进生转化为优生,首先就应对后进生的情况作全面深入的调查。

他叫小龙,是我刚接手这个班级就认识的一位特别活泼的小男孩,是个“有嘴没手”的孩子,课堂上坐姿独特,喜欢插话,所以我就记住了他,在一直关注着他。利用课余时间和其他同学谈话,从其他同学那了解到他是有名的调皮鬼,常惹事。接下来一些天,我特意观察他:有事没事去碰一下别人,写作业时喜欢讲话,作业本上的写字歪歪斜斜,非常飘逸,错字连篇……后来联系了他的家长,理解到他在家写作业也不好,边做边玩,经常写不完作业。其实,他这样调皮,是因为习惯比较差,父母忙又疏于管教,才让他只知道玩,心思不在学习上。在学校,我只要查到他,一次都没有放过他,每次都要趴在我旁边不写作业,坐在我旁边听课。

二、更新观念,因材施教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全体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的观念,目中要有一切学生,而不能只顾少数优生,那些与学习“脱轨”的后进生也要拉拢过来与你的教学“接轨”。在课堂教学中,对一些容易的问题,可以叫后进生来回答,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权利和乐趣。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是我和他在战斗,他一直在调皮,而我一直在批评他,有的时候上课,他举手,我也以为他会乱说,为了不影响教学,我干脆假装没看见他。这天上课,学的是《母鸡》这篇课文,在问到“为什么说鸡母亲是一位英雄?”时,他也举手了,我没喊他,喊了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我看见他脸色突然变了,像泄了气的皮球,还从来没有看到过他这样呢,我决定给他一次机会,第二次我喊了他,他有点惊喜,但是他的回答更让我惊喜,他把鸡母亲做的事说得很清楚,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说到了自己的妈妈,我表扬了他,同学们给了他掌声,他显然很开心。课下我在想这件事,他也有很细腻的感情。在以后的课堂上,除了一些简单的问题我喊他之外,其他的问题也试试让他回答,虽然不是每次都很完美,但是确给他树立了自信。对于作业错的,我会把他喊道身边,耐心地给他讲解,让他认真订正,督促他不断进步。

三、寻找亮点,当众表扬

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虽然他上课有所改变,但是作业还是不好,每次看到他的作业,我就很生气,导致我忽略了他其他的一些方面。有一次课间,我赶批着语文作业本,一路打钩,批到他的作业时卡壳了。一看就知道是他的“郑氏字体”不用看名字。当时我的火气就上来了。立即叫同学把他“请”到我的身边站着面批,他的语文作业本上有四五个错别字,我都用红笔重重地圈了出来,一脸严肃地说:“千叮咛,万嘱托,不要写错别字!要仔细检查!对着书上抄还抄错,你在干什么”。声音不高,分量却很重。说完,我抬头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想从他脸上找到悔过的表情。他没有说什么,双手交叉放在前面,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神好特别,我蓦然发现一种从心底流淌的渴望,一种对学习的热情正在悄悄地消逝,他的整个表情变得木然,我的心为之一颤。

等他走后,我静下心来又重新审视这份作业:字的“个子”缩小了许多,一笔一画写得重重的,十分清晰有力;在此次作业后他还默了词语,哦,相当于做了两天的作业呀!我着实吃惊不小,不觉翻看起他前阵子的作业,他的作业确实比以前整洁了,字迹端正了,每天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而我居然一点没有察觉。我又回想起来他的语补上的字,我拿了过来,翻看了一下,我不禁吃了一惊,字很工整,看的出来是认真写的。猛然间,我仿佛看到了他那带着期盼的眼神了,仿佛一下子明白他所有的含义……这份作业他是用“心”写的,一个简单的对错符号只能来判断作业的正误,而面对一份真正用心写的作业,必须以自己的一颗真诚的“心”去发现、去触摸、去呵护……我仿佛看到了他的努力。

因为懂得了,所以也特别珍惜,我在他的语文作业本上盖上了一个笑脸的印章,还打了个优。上课铃响了,教室里特别安静,我习惯地把教室扫视了一圈后,笑了笑,说:“同学们,这次作业许多同学都做得不错,我非常高兴。”边说着,我边举起了一本作业本,稍作停顿,我接着说:“同学们,今天我要表扬一个同学的作业,进步很大,他就是小龙!虽然这次作业中还有两个小失误,但老师相信这份作业是他最努力,也是他最优秀的。”从同学们的眼神和小声的嘀咕中,我看出了他们心中的疑惑。于是我翻开作业本,把上面的“优”和“印章笑脸”展示给大家。“请同学们用掌声向他表示祝贺!”我带头鼓起了掌,随即,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此刻,我望了一眼他,平时很能说又好动的他,这时就像旗杆似的,坐得笔直,脸上有些疑惑与不解,然而,我还是从他的眼神中捕捉到了兴奋与激越,看到了他的嘴角撇了一下。这以后的日子里,我观察了一下他,在写钢笔习字册时,他身体做得很正,一笔一划地描写这红色字体,写的时候认真,可以下笔时才下笔,收上来批改时,我发现他的钢笔习字册上的字进步很大,我给了他一个优。原来,调皮的他也在为学习努力。

四、利用活动,树立信心。

 “后进生”其实也要很多优点,但是他们不敢去展现,因为缺乏自信。只有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起点。后来,我们班开展了队活动,我选他参加了节目,是打快板,第二天他就把快板带来了,他跑来和我说:“老师,是这个吧,我买好了,而且,我还在网上学习了怎么打快板。”听后我很高兴,积极性这么高,真不错。后来的表演中,他表现很好,打的很有节奏,班里同学都在夸奖他,事后我也在班级里再次表扬了他,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很开心。我知道,他是对自己有信心了,所以会越来越努力。 

其实,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弱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的关怀,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办法,从而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

班主任这个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对自己惊醒了深刻的反思,对待后进生也要注意方法。通过和他的相处,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以人为本,爱心感化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注重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进一步发挥。作为老师,应该关心护爱每一个学生使全班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即“鼓励优秀生冒尖,促进中间状况学生争先,帮助后进生过关”,有人说,教师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不易,而要做到“为了一切学生”则更难,此言不无道理。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小龙这样的孩子,要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不断提高自己。

二、多微笑,近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而我们关注的特殊学生往往严重缺乏自信,甚至有严重的自卑,他们的心灵极其敏感,可能在你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做的一个动作就已经伤害了他们。因此,老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消除这种自卑,多一点表扬,少一点责骂。所以对这些学生多微笑,微笑是友善的表露,是相互交流的基础;冷漠是离心力,它使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微笑是同心力,它不断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教师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微笑去面对学生,使他们觉得老师是平易近人的,是可以交心而谈的。特别对于经常被冷落的学生,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学困生一旦得到教师的微笑,他们会把它当作最珍贵的礼物。微笑给了他们一种安全感,一种温馨的环境。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可以用微笑去鼓励他下次考好;纪律差的学生,我们可以用微笑机智地告诉他们怎样去遵守纪律……

三、勤鼓励,促进步

教师要随时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对他们要勤鼓励,鼓励他们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困生就像在黑夜里摸黑走路的人,有火把才能找到前进的路,而这把火把就是老师的鼓励。春风化雨,爱心滋润。但在爱的阳光下,首先要调动孩子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发现他的优点,发挥他的长处,他学习不好,但他有其它特长。或也让他当当干部,不断强调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班主任应和家长有良好的沟通,和家长协作监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