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课堂篇
1.研读课标,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
2.教学内容能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3.围绕目标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4.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
5.学生能认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6.根据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法,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并提供合理的学习资源。
7.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和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8.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9.有较为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
10.教学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语言准确、有感染力,板书工整、合理。
教师教学篇
1. 提前一天认真准备上课的教学设计、教具、PPT。
2. 提前3分钟进教室,做好上课前准备,如教具、PPT、分发好作业本等。
3. 去专用教室上课时,提前到班级领学生,检查学生准备情况。
4. 授课有热情,语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握合理。
5. 认真倾听学生发言,恰当评价;板书规范、合理。
6. 处理偶发事件时间不超过2分钟。
7. 预留5—10分钟作业时间,布置分层作业,减少机械抄写。
8. 作业批改及时;批改符号规范;错题二次批改及时。
9. 不提前下课,不拖堂;关闭电子设备,整理讲台。
10. 在教学设计后及时书写教后反思。
学生学习篇
1. 课间做好准备工作,书本、文具摆放整齐;桌椅对齐;预备铃响,保持安静,等待上课。
2. 去专用教室上课:前一节下课铃响,迅速将桌面收拾干净,凳子放到桌子下面;带齐学习用品;班干部组织学生在走廊靠窗排好队;铃响前到达上课地点,走路安静,不推挤。
3. 上课铃响后坐正,背挺直;师生问候话语简短干脆,声音响亮,面带微笑看老师。
4. 课前三分钟表达练习。
5. 专注听讲,目随声动;不做小动作,不抖腿;不受走廊外影响或其他影响而转头。
6. 积极思考,想说、敢说,全班发言面广;发言先举手,不插嘴;发言时身体站直,两脚并拢,手不撑桌子。
7. 发言时声音响亮;表述完整、清楚;使用交互性语言,如:请大家关注……;我认为……(观点+依据);我赞同/不同意他的发言……;我想再补充……
8. 专注听同学发言;掌声鼓励答得好的同学。
9. 握笔姿势、书写姿势正确;字迹端正,清楚;高年级能自觉记录笔记。
10. 快速、独立完成;不下位,不吵闹;作业时专注;作业后自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