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顺其自然去努力,对结果顺其自然(贺珊珊)
发布时间:2022-10-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贺珊珊

     一位妈妈:“我曾经想把女儿培养得各方面都优秀:外表漂亮,学业中上!出得厅堂、下得厨房、聪明智慧、文体兼修、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我曾经的认知:‘尊严来自于实力’,‘成功是评判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但是压力之下她六岁就有了抽动症”

    期望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优秀是再正常不过的想法,多年来中国家庭教育理念的主流就是如何让孩子优秀。很多父母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因为不是说“只要有想象,就一定能实现”吗?不是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吗?”谁的孩子没希望培养成为优秀人才呢?

    很多育儿书宣扬如何养育孩子最科学,最理想,宣传各种好习惯对孩子是多么地重要,研究如何把孩子送进北大、哈佛.......

   这些有问题吗?

    看起来很美,但这却成了自己和孩子痛苦的根源。

    因为,人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孩子的情况、特点各不相同:某种好习惯,有的孩子很轻松就培养好了,但有的就很费劲;某个学科,比如数学,有的孩子学起来很轻松,有的费了很多功夫还很吃力;有的孩子比较听话,有的孩子则自己主意比较多........

   孩子毕竟不是服从命令的士兵,父母很理想的计划,到了孩子那里却阻力重重,难以奏效。

   虽然如果理念、方法得当的话,育儿会轻松有效些。但是,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当家长,教育孩子,是最为复杂的一项工作。另外,很多问题是不容易解决的,即使我这样专业研究家庭教育的爸爸,女儿不爱和小朋友玩的问题用了两三年才彻底解决,经过了三四个月女儿写作业才变得不磨蹭。

 家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如果没有专门研究、学习过,即使是博士也可能只有小学生的水平。实际上,那些读了很多教育书籍的家长,专业从事教育的老师,也可能把育儿搞得一团糟。所以,我们需要敬畏,知道自己能力的界限。

如果盲目自信,给自己和孩子提出过高过多的要求和过高的目标,而且还要一定达到,这是难为自己,也难为孩子。很多父母一定要孩子优秀,太过执着,所以心态急躁, 不大能顾及孩子的感受,结果破坏了亲子关系,引起孩子的逆反,让孩子痛苦,也让自己痛苦,同时扼杀了孩子的兴趣和动力,反而成为成长的阻碍。

  那么我们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吗?也不是,我们顺其自然地去努力,结果能优秀当然高兴,如果平凡也顺其自然。因为普通人,只要心理健康,性格良好,也会有幸福的生活,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也不错。这样心态平和了,教育着眼长远,会少走弯路,减少内耗,也许一不小心,孩子更容易优秀呢

    水,因为总是能够顺应地形前进,所以虽然柔弱,但能够达到大海。而石头虽然更加坚硬、更有力量,但是因为不能顺应地形,所以,前进不了多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