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的是三年级的最后一课《整理文件》。如果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应该是前面先上《下载和播放音视频文件》,学生对文件类型有初步的概念,随着下载的文件越来越多,自然而然产生整理文件的需求。但是由于疫情停课,前面网络板块还有几节课没有来得及上,突然来整理文件感觉有点突兀,衔接不自然。因此,我以帮助图图整理文件为情境,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成就感。课前,我设计了两个小游戏,第一个游戏是在不同的盒子里找卡片,为了区分开来,一个盒子里的卡片我摆放的整整齐齐,另一个盒子里的卡片乱七八糟,我还把学生需要找的卡片翻过来,藏在别的卡片下面,这样游戏的效果会更加明显。这个游戏就是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整理的好处,为后面产生整理需要做铺垫。另一个游戏是希沃上的分类游戏,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也是为后面的分类埋下伏笔,让学生知道分类的标准可以是多样的。新授部分我是先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明确如何分类。确定按文件类型分和按主题内容分,也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在后期剪辑回顾的时候,我发现这一块我还是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按照正常思维来,按内容的话是分成“动物”和“植物”两类比较合适,但其实也可以有不同的分法,比如分成会走的、不会走的,等等。所以这里的话,就有点定向思维了。本课涉及的知识点还是有点多的,后面的操作部分我采用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自学、互助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新建文件夹和移动文件是比较容易出错的。新建文件夹学生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没改文件名之前就在旁边单击,我就在学生出现问题后及时统一讲解,以防学生不知所措。另外,移动文件学生很可能放错位置,导致文件夹结构混乱。因此移动文件我是让学生根据视频自学,学生可以多看几次,看明白了再动手,或者发现问题后回头再看,再用移动的方法调整过来。前面试上的时候,有的同学的文件结构就一塌糊涂,所以课前我就跟他们强调,看清楚了再动手。学生在一次一次的操练中,慢慢理解剪切粘贴的过程。删除文件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看书自学,视频补充回收站的操作。后面我以“胡图道理”作为过渡和总结,以孩子的口吻,更能被学生所接受。
这次是以录课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虽然以前也会录课,但自己录的课不需要想大家展示,所以不会好好地再回看看看。但是这次,后期剪辑的过程中要反复看,自己看得很尴尬,也发现了自己不少问题,比如教姿教态、语言、口头禅等问题,之后也要在实践中慢慢挑战。总的来说,自我感觉这节课很常规,没啥特色,沈老师也一直鼓励我们尝试编程、人工智能等前沿的课,后面我也会慢慢地尝试挑战一下。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想法,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