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与粘贴图形》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4课的内容。本课属于“画图”教学单元,是在学生掌握各种画图工具之后,学习利用“选定”工具结合菜单命令对图形进行复制和粘贴操作,同时也为后面调整、组合图形,创作图画打下基础。复制和粘贴是计算机操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复制与粘贴的知识,学习好本课知识对学生学会常用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操作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的不同,并加以应用。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小学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发问、探索、质疑,喜欢展示自己的发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他们就会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会了铅笔、刷子、矩形、椭圆形、橡皮、多边形等工具的使用,对于用“画图”程序创作出的图画作品也有了一定的评价标准和审美能力。学生虽然学会了基本工具的使用,但是还未接触到一些操作方法,所以会对复制、粘贴的方法有很大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用“矩形选择”和“自由图形选择”工具选定图形和移动图形的方法;掌握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方法;掌握图形剪切、复制的技巧。
通过复制与粘贴图形,掌握复制与粘贴的一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制与粘贴图形的过程中,体验计算机画图的优越性,激发学习“画图”的兴趣;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对大自然的情感,促进其个性发展。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协作学习的意识,养成主动探究、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是使用“编辑”菜单中“复制”和“粘贴”命令复制、粘贴图形。教学难点是应用“透明选择”,选择、复制、粘贴等一系列操作。
本课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指导评价为辅,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并在师生、生生间多向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