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 须从小抓起
劳动,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历练人生、收获幸福。小学劳动教育,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意义重大。
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以贯之的教育方针,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存在的一些现象不得不引起重视。比如,有的小学,让一、二年级甚至三、四年级学生的家长,帮助孩子打扫教室、走廊、厕所、操场等公共卫生,还美其名曰,一是孩子年龄小,打扫卫生达不到标准;二是学习任务重,减轻孩子负担。有的中小学生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嘛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等等。这些不尊重劳动、不注重劳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把劳动与学习、与学生成长割裂开来的认识和做法还大有人在。
应该看到,学生自己打扫卫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只是教育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创造的品质。让学生家长去学校帮助孩子打扫本该学生自己做的公共卫生,表面上看学校卫生好了、学生学习时间多了,实际上却使学生失去了参与简单日常劳动的机会,失去了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的机会。这种做法得不偿失,背后还是应试教育思想在作祟。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能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幸福奠定坚实基础。劳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注重劳动意识启蒙,就要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做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学校劳动能够参与,进而感知劳动的乐趣和劳动的意义。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劳动最美。同时,学生要通过参加劳动,培养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教育从小抓起”不是一句空话,劳动教育更不能目光短浅、应付了事。要将劳动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在校园里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