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小学劳动教育的建议(蒋婷)
发布时间:2021-11-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婷婷

“劳动+习惯”

在校园,以“劳动+习惯”为主题,创设热爱劳动的校园和班级环境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的班级走廊文化,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开展“校园20分钟劳动”的校园实践活动,营造“人人讲卫生,人人爱劳动”的校园氛围;达到“学生个人保洁、班级卫生保洁、年级卫生区保洁”的良好卫生整洁状况,在改善学校卫生保洁状况的同时,提高全体师生的公民素养。

“劳动+感恩”

在家里,以“劳动+感恩”为主题,开展“每天10分钟家务”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层次化劳动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如一二三年级整理房间、叠被子、扫地、擦桌子、收拾碗筷、吸尘清扫、衣服分类、清洗浴盆、洗毛巾、洗袜子、擦鞋子等等,随着对家务劳动的熟悉,四五年级做一些劳动技能较高的事情,如换床单、学做一道菜、清洁浴室、操作洗衣机等等,在此过程中,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与不易,学会感恩,也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自理能力。

“劳动+责任”

在校外,以“劳动+责任”为主题,走进社区、养老院、企业、工作室等,进行清扫卫生、做宣传、动手操作等志愿服务,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通过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