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阶段: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探索。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广大青少年儿童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小学广泛组织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校内外劳动。各地创建了一批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带动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如北京市先后建设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3个学农劳动教育基地和1个学工实践基地,将学农、学工实践活动纳入全市教育综合改革重点实施项目,以初中学生为重点开展学农实践活动。河北省易县力求劳动教育实现"有实践基地、有课时、有教材、有教师、有考核"。该县根据寄宿制学校多的特点,开展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互帮互助,自己叠被铺床、洗衣洗袜、刷碗刷筷、捡拾垃圾、修补课桌凳、打扫卫生,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上海曹杨二中秉承"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劳动技能"的劳动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曹杨新村劳模云集的优势,设立"走进劳模大访谈"必修课。学校还创建"自行车创意实验室""汽车实验室"等,让学生自行组装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创建"轨道交通实验室",自主编程控制火车运行,培养新时代劳动者。
与此同时,普通高校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实践育人,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职业院校广泛开展了校园技能文化节、劳动文化节、劳动周活动等。各高校还组织大学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持续开展暑期"三下乡"等活动,建立学生志愿者星级认证制度。
第二阶段:全面做好劳动教育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把捆屑垫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我们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契机,针对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问题,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制度进行了系统设计,组织研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意见》的配套文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燥樱抹夜)。
其中,《意见》面向全党全社会,立足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提高劳动教育站位,把劳动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上,作为当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点工作。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设计,明确劳动教育总目标及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的课程设置、内容要求和考核评纹轿炼价办法,形成劳动教育体系。强调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各级政府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统筹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力量,为劳动教育全面实施提供场所、人员、经费、安全等保障条件,把劳动教育的四梁八柱搭建好。《意见》2020年3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指导纲要》则面向教育系统特别是学校,明确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加强劳动教育实施指导。《指导纲要》由教育部2020年7月印发,供各地和学校试行。
第三阶段:大力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根据中央新要求,教育内外相互配合、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努力,推动建立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内容体系、组织实施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
一是印发实施意见,全面部署劳动教育工作。据统计,河北、上海、江西、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以省(区、市)党委、政府名义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意见,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山东、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市)正在组织研制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