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给予孩子读书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2-05-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黎娜

给予孩子读书的力量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一一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摘自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

童书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悄悄藏在一个个人物、动物的命运里,借此构建起孩子的价值观。它不仅有价值熏陶的作用,还有治愈的作用一一孩子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有相应的图书,看了之后比说一万句教训的话都有用。书籍,带领孩子感受丰富多彩的人生,成为生命里最美的遇见。父母、教师是这种美丽遇见的牵线人,要给予孩子读书的力量。

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父母读书给孩子听,因为孩子不认字,阅读更多的是从图画入手,儿童通过图画认识这个世界。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今后会主动找书读书。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拥孩子入怀,读一本故事,是给予孩子最深情的爱意;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讲一个童话,是心底里最幸福的表达。亲子共读,是一个家庭给予孩子爱书的力量。

 深度阅读从小学开始。小学六年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的黄金塑造期。老师带领学生看见经典好书,遇见美丽的文字,陪伴学生走进故事中去,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浏览、细读、品味,学生闻到书香,感受到书籍的美好。师生共读,是一个老师给予学生学校生活最美好的记忆。

点赞,成为阅读加油站。老师倡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成为他们日常阅读的动力。课堂上,为爱读书的学生竖起大拇指;家长会,请书香家庭介绍育子经验;朋友圈,发一份学生读书的照片:家访中,走进孩子们的书房……持之以恒的鼓励,学生浸润在翰墨书香中,成为他们爱上书籍的加油站。

 共读,是最美的陪伴。老师自己不走进书中,所有的鼓励会显得苍白无力。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感受作者的脉动,为主人公哭笑欢歌,师生便有共同的话题,老师了解了学生眼中的阅读,阅读便有了持久的动力。

 讨论,有思考的阅读。读过一本书,师生、生生、亲子之间讨论人物命运、事件发展,从讨论到辩论,读者进行深度的思考,然后再进行二次阅读、拓展阅读,我们的阅读便走向深入,这样的阅读便为一个人精神的成长。

孩子的童年中遇见书籍,遇见一位读书给他听的妈妈,遇见一位陪伴他读书的老师,遇见一群一起讨论书的小伙伴,他便会获得读书力量,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模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