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巧设计 绽活力 演精彩
发布时间:2022-02-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建娟

天上午,有幸听了曾所小学叶老师执教的《小水滴的诉说》一课,感受颇深。《我是一张纸》是二年级第三单元的一节课,这一单元是以环保和节约为主题的,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一张纸的作用,从而换起学生节约纸张,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老师也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抓重点去看、思、论,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整堂课匠心独运,设计巧妙;精心活动,绽放活力;巧用资源,演绎精彩,让我们感受到了轻松愉快、诗意一般的课堂,是一堂非常成功的道德与法治示范课。这一堂课层次清晰,设计巧妙,实效性强,教师犹如一个大孩子融入孩子们中间,她的语言充满童趣,使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生动的课堂,教态活泼大方。密切联系生活,一步步引导学生看看图片、赏赏视频、读读小诗、动手涂涂、对比图片、说说感受,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层层递进,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让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已走进文本,做到回归生活,体验深刻。课堂以鲜活的例子、生动的形象、真实的场景促使孩子们主动融入,引发认知和情感共鸣,震撼孩子们的心灵,师生互动默契,课堂气氛融洽,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温度、教学的实效。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特点。

一、巧妙设计,匠心独具---有

纸朋友贯穿全课始终,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通过教学课件中会说话的“纸朋友”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视听情境,将纸赋予人的情感,迅速拉近了学生和纸的距离,建立起伙伴关系,创设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平台。两位老师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一边一边思考,在寻找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小诗,播放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图片,感受水的珍贵。在学生对水的作用有了深刻的了解后媒体有水和没有水的对比图片,思考没有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烦恼?假如我们生活的地方没有了水,将会是怎样的景象呢?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感受到没有水,将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更没有我们人类。如果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又如:教学“活动二我遭遇了不幸”环节。学生对水污染比较陌生,教师通过播放小视频《水污染》,以及人们乱倒垃圾、乱扔死动物、乱排废水等图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水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理解水资源已严重不足,领会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二、精心活动,绽放活力---有神 

有神,就是课堂特别有“精、气、神”,不沉闷。简言之就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活起来”、“参与起来”。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间教与学的沟通和交往的多维活动,教学设计重在设计儿童的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儿童的主体性,突出儿童的个性,解放儿童的创造性,“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加,我会理解”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品德与社会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在本课中,教师将活动巧妙引入课堂。

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在多种的教学方法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既不能有一刀切,也不能有教条论,要实事求是,真正的备教材时,备好学生。《小水滴的诉说》一课,教师就很好的运用了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授水资源在全球占的比重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涂一涂游戏,先涂3%淡水,然后再涂0.3%的可直接饮用水。让孩子感知水资源在全球占的比重是多么的小,更好的理解了地球上可利用的水只有不到1%的数字的概念了。老师用极为形象的动手操作让孩子感慨道:原来水,这么少,水是这样的宝贵。从而明白:水特别珍贵,我们从小要爱惜水,不能随便浪费。思想上有了一种深刻的水之有限的轮廓,为以后更好的指导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方法的恰当利用,会直接反射到孩子们学习效果的好坏,也会在孩子成长的长河中,留下或多或少的浪花,或波涛汹涌,或涓涓细流,或轻轻的水痕。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我们要深刻领悟教材的深意,以良好的思想引领让孩子们在每一个阶段健康成长。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同时,抓好立德树人,做好践行执行,在教无定法的丰富下,让孩子真正形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三、巧用资源,演绎精彩——有生 

有生分两方面,一是指生活,而是指生成。 生活: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树立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道德与法治》课程,重点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己对生活的一些认知。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结合《道德与法治》课本上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感知,进行课程的讲解,最终达到目标的实现。老师就联系了同学们生活中停水一天的事件,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这一点挺好,孩子们也愿意并且很自然的说出停水后的糟糕情况。但是,引发思考的深度欠缺了一些,可以根据孩子诉说的糟糕情况继续推进,这是一天停水,加入停水一个月,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让孩子去思考:水的暂时离开,我们还可以勉强生活,如果一个月,那样的结果会让孩子进入到深度思考。孩子会惊讶的得出一种感慨:水,在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从中很自认的引导了孩子对水的认识,以及对水的珍惜之情。层层递进,再将水占全球的总量进行对比,就更加深了孩子们对水可贵的情感,震撼孩子的心灵,循序渐进,比任何一种说教更重要。立德树人理念贯彻始终,最根本为以德践行教育,首先先教会孩子做人。教育,自始至终,都以“德”为首。“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没有德,走到哪里都是社会渣滓。因此,“德”是一个人的通行证,“德”也是一个人的明信片。《小水滴的诉说》里面渗透的德育教育:学会珍惜水,不要浪费水。珍惜水。

 四、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教学的预案。它不同于房屋设计图,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不仅使学生能得到“答案”也能得到“途径”。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教学是一项有缺憾的艺术,再完美的课堂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欣赏完叶老师的风采,我们团队认为有以下方面值得商榷:

1. 在教学第二环节欣赏视频小水滴怎样改变世界后?教师没有让学生说一说观看视频后你觉得小水滴有什么作用,而是被老师一句话带过。在教学保护小水滴的方法时,只总结了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而其余的方法只是看看图片资料,没有进行总结。

2. 要精简环节,课堂在匆忙中结束,课堂用时不够合理,显得前松后紧,后面的环节感觉在“赶”。

以上发言仅代表我们团队的粗浅看法由于视觉不同,观念不同,难免见仁见智。有不当之处,还恳请各位领导、同行批评指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