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跑对身体的好处
在古希腊的山崖上刻着这样的格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练长跑好处很多,因为它的距离长,可练耐久力。一年四季坚持长跑,不怕严寒酷暑。经常和身体疲劳作斗争,可以锻炼人们的坚强意志和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由于长跑时需要的血液量增多,长期锻炼下去,能够使心肌发达,扩大心腔容量,提高每搏输出量。在安静状况下,心脏可以减少跳动次数,出现机能节省化现象。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安静卧心脏跳动每分钟只有四十多次。
由于长跑时身体对氧气的需要量增多,呼吸也就加深加快,这不仅锻炼了呼吸肌,而且使肺活量增大,肺内气体交换得到改善,增强了呼吸功能。
练长跑对运动器官的好处更多,有人对一般人和长跑运动员骨骼的X光照片进行分析对比,发现长跑运动员的骨骼有明显变化:骨密质增厚,骨松质排列整齐,抗断、抗弯、抗压的性能都比一般人的骨骼强得多;青少年练长跑,骨骼长得快,身体也长得高。在练长跑过程中,腿部肌肉发达有力。
由于长跑时捎耗体内的能量较大,不断地将体内的脂肪转换为能量,所以练长跑可以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使身体健美,活动起来轻松、敏捷。
练长跑还能防治某些慢性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肥胖病、消化不良等。长跑的疗效要比药物治疗好得多。
(2)长跑的技术要求
小学从三年级开始耐久跑一般只进行400~800米练习。跑的动作要轻松、协调。脚落地的方法可用前脚掌着地,也可用全脚掌着地,然后过渡到前脚掌后蹬离地,脚落地要轻柔。
跑时呼吸要自然而有节奏,跑两步或三步吸一次气,再跑两步或三步呼一次气。要用鼻呼吸,这样可以使吸入的空气提高温度,变得清洁而湿润。深而慢的呼吸比短而快的呼吸能得到更多的氧气。
(3)“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长跑开始后不久,就会感到胸口发闷、呼吸困难、奔跑非常吃力、动作不协调等,这就叫“极点”现象。极点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运动开始后,内脏器官机能水平提高慢,在短时间内赶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而引起能量供应不上,呼吸和循环机能暂时失调。
出现“极点”?是正常的现象,只要稍稍减慢速度;加深呼吸,调整呼吸节奏,就会感到轻松起来,身体的不适感逐步消失,极点现象的消失称为“第二次呼吸”。
“第二次呼吸”时,内脏器官的工作能力已调动起来,与肌肉运动相一致,心脏跳动加快,保证了体内所需要的氧气量;“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意味着身体进入了稳定的工作状态。
(4)长跑的运动卫生
①长跑前一定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在运动之前,做一些走步、慢跑、做体操、活动性游戏等活动,使身体的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步提高,使各器宫系统之间的配合协调,以便充分调动和发挥肌体的能力,推迟或减轻极点现象,提高效果。
准备活动时间的长短和运动量的大小,要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要适当加大运动负荷,使身体发热即可。
②跑的动作要轻松,步伐要均匀。长跑的距离一般比较远,如果跑的动作僵硬,不放松,跑得就更吃力,消耗的体力更大。应合理地分配好自己的体力保持一定的速度和步频,
③脚着地的方法,一般用前脚掌着地,也可以用全脚掌着地,这样的着地方法,可以减轻在跑动时对身体骨骼、内脏器官以及大脑的震动。
④跑时呼吸要自然而有节奏,跑两步或三步吸一口气,再跑两步或三步呼一次气:呼吸
要深而慢,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氧气。
⑤长跑时,有时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现象,跑步后不久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极点”现象的出现,这是正常的。这时先要减慢跑的速度,做些深呼吸。若疼痛没有减轻,则可能是身体某些器官不适应或有疾病,就要停下来。长跑结束后,不能立即停下来不动,要慢跑或行走一段距离,再慢慢地停下来。
⑥要避免在尘土飞扬或空气污浊的场所跑步。在野外或马路土跑对,要注意交通安全。
⑦饭后30~40分钟内不要长跑。
⑧长跑锻炼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般小学生长跑的速度不要太快,要注意匀速跑进,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确定跑的时间和距离。一般应坚持5分钟以上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