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课上安全的重要意义
体育学习内容主要有:田径、球类、体操:身体素质练习、游戏和韵律活动等。这些内容主要是以学生身体活动来实现的。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由于主客观的多种原因,往往会发生一些程度不同的运动损伤事故。常见的有:擦伤;撕裂伤、拉伤、扭伤、挫伤、关节脱位、骨折、脑震荡等。另外,如运动性腹泻、运动中暑、重力性休克、肌肉痉挛等也时有发生。有的因损伤严重或处理不及时,会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死亡。无论发生哪类损伤事故,都会给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带来痛苦,乃至造成终身遗憾。因此,必须重视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2)怎样预防体育活动中发生运动损伤事故
①要明确每一项活动的动作要领。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有利于避免事故的发生。
②要加强组织纪律性。体育课是在操场上进行的,场地大,人数多,易分散,所以要听从.指挥,有秩序地进行练习。特别是进行投掷练习时;不练习的学生要站在投掷者的身后,而且要注视前面投掷同学的动作,以防不测。在分散活动时,更要加强纪律性,不能盲动蛮干,更不能在课上追逐打闹。体育课上的纪律,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而且是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
③要加强体育卫生监督。要掌握自我监督的方法,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自我感觉来调整、控制运动负荷。在运动中,如果面色微红,少许出汗,自我感觉良好,情绪高昂,说明运动负荷适当。如果面色苍白,大量出虚汗,全身无力,眼睛发花,注意力下降,有恶心呕吐感,则表明身体不适应,运动负荷可能过大。这时应减小运动负荷或停下来休息。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脉搏来确定运动负荷。一般来说,全课的平均心率在120~150次/分是适中的;剧烈运动时,心率可达180次/分以上。心率恢复得快,说明身体尚能适应这个负荷。如果安静后较长时间恢复不下来,则说明身体还不能适应,机能较弱,或运动负荷可能过大。掌握自我身体监督的方法,有利于预防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
④要重视体育活动中的保护与帮助。体育活动中的保护与帮助是于贞防伤害事故的重要措施。在支撑跳跃、技巧和体操器械练习时,或者攀爬肋木平梯、爬杆时,应该相互保护和帮助。这样既可以使练习的同学在心理上有安全感,更好地完成动作,又可以防止练习者从器械上跌下受伤。保护和帮助的方法要按教师指导的做,不能违背正确的方法擅自蛮干,如果这样,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事故。在运动中,还要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如在摔倒时做一个团身滚翻动作,可以减轻跌伤的程度。体育课上教师所教的自我保护的方法,一定要认真学会。
⑤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准备活动可以使身体各运动器官、内脏和神经系统做好充分准备,避免肌肉、韧带拉伤、扭伤、撕裂及其他损伤。整理活动是运动后做一些轻微的活动,如走步、小游戏等,这样可以加速恢复,尽快消除疲劳,所以可称为“积极性休息”。
⑥要注意运动的环境和条件。有些运动器械破损或不牢靠,场地上坑洼不平,是导致发生伤害事故的重要原因。应尽量避免在上述器械和场地上练习。在学校体育活动场地条件差,利用马路、田野或其他公共场所进行活动时,更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排除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因素。
⑦上体育课的着装要轻便,身上不要佩带金属徽章、别针、小刀或其他尖利物品。在有条件的地方,要穿运动服上体育课。
以上这些要求,都是防止发生伤害事故必须做到的,都应引起教师和学生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