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平等交流
记得有⼀本书上这样说:“如果⼀个孩⼦⽣活在⿎励中,他就学会了⾃信;如果⼀个孩⼦⽣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爱。”因为学⽣⼼理的发展很容易受周围的⼈际关系的影响,其中不同的师⽣关系对学⽣的影响更为明显。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多数⽼师都在有意⽆意中以居⾼临下的姿态⾯对⾃⼰的学⽣,造成了学⽣“敢思不敢⾔”“有话不愿说”的局⾯,师⽣⼼灵间缺乏交流和理解,学⽣畏惧⽼师,有⼼⾥话不敢或不愿 向⽼师倾诉,⽼师不了解学⽣的内⼼需要,不知学⽣内⼼的喜怒哀乐,⽼师与学⽣的这种⼼灵阻隔既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理的 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不愿意把⾃⼰的欢乐和痛苦告诉⽼师,不愿意与⽼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终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
我觉得,师⽣之间⼼灵彩桥的建⽴,要求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母、知⼼的朋友。⽽要成为这种多元⾓ ⾊,教师与学⽣的交流就不应局限于课堂上与学⽣隔着课桌的学习问题“问答”式的交流,⽽要⾛进学⽣的⽣活,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 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教育活动。在⼯作中,我⽤看、聊的⽅法去了解学⽣。看就是看学⽣在学习、课外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的思想、兴趣;聊就是通过与学⽣聊天的⽅式,了解学⽣的喜怒哀乐、内⼼世界、爱好和语⾔。
俗话说,眼睛是⼼灵的窗⼝,语⾔是⼼与⼼沟通的桥梁。通过这两种⽅法,让我对每个学⽣有了⼀定的了解,⽽我在与学⽣交流的时候,也从不把⾃⼰当成⽼师,⽽是以⼀个⼤朋友、⼀个倾听者的⾝份去真诚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也拉近我与学⽣之间的距离,让学⽣感觉到没有距 离感,愿意跟你说真⼼话,愿意让你去了解他们的内⼼世界。然后我将这种了解运⽤到教育教学中,就有种得⼼应⼿的感觉,师⽣的配合也就⾮常 地的默契,从⽽完成了教学⽬的。⽐如跳绳活动,当学⽣看到⽼师也参与到他们之中,他们的积极性也就极⼤的被调动起来了,在⾃由活动的时候,学⽣们就⾃动地、创造性地活动起来,有的跳花样、有的双⼈跳、有的编成⼩组跳追⼈,⽽我这时候也下放到学⽣中间,与他们⼀起活动,⼀ 起探讨其它的花样,⼀节课的教学内容⾮常顺利地就完成了,⽽且常常会收到⼀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是由于我的这种真⼼相对,真诚地与学⽣交朋友,既缩⼩了我与学⽣之间的距离,也让我从容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举两得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