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注重学生好习惯的培养(谭萧萧)
发布时间:2022-02-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谭萧萧

注重学生好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学每堂课都⼗分注重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智⼒因素的培养,不然 ⼀苗未正,何以成材。⽽⼩学五年级的学⽣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的孩⼦的⼼理发展处在⼀个从幼稚⾛向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 学⽣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使学⽣到中学学习时事半功倍,⼀⽣受益。

1、应要求学⽣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的⽆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不要⽼师被⽼师牵着⿐⼦⾛,使学⽣的学习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 由⾃发转为⾃觉。

2、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养成上课主动作笔记的习惯。记笔记要求学⽣记重点、记难点,根据⾃⼰情况记要点,⽽不是照搬板书。

4、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知识的⼴度和浓度。阅读量⼤的学⽣进⼊⾼⼀级的学校学习往往接受能⼒和适应能⼒都较强。教师应对学⽣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之形成习惯。使学⽣把读书作为⼀种⼈⽣乐趣,⼀⽣以书为友。

⼆、转换课堂教学⽅式,增加课堂知识含量

⼼理学研究表明,⼩学⾼年级学⽣在认知能⼒⽅⾯有了相当的发展,能运⽤概念进⾏抽象思维,求知欲特别旺盛。他们不满⾜于课堂上拖沓的 节奏和单⼀的信息刺激。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发散的⽅式增加⼀些新知识,来满⾜学⽣的求知欲,提⾼学习兴趣,扩⼤知识⾯。为进⼊中学打好基⽯、增强学⽣的适应能⼒,注重⾮智⼒因素的培养。学⽣⾃信⼼、意志⼒等⾮智⼒因素往往决定学⽣到中学后能否很快适应的主要因素。在⼩学⾼ 年级段要注重培养学⽣的独⽴性,教师要改变那种⼀包到底的保姆式教育。

1、⾸先在观念上要为学⽣灌输独⽴意识,让学⽣意识到⾃⼰和教师⼀样是独⽴的个体,学习是⾃⼰的职责,⾃⼰要为⾃⼰⾏为负责,⼀分勤劳⼀分收获。

2、加强培养学⽣的⾃学能⼒,在教学上要舍得放,多给学⽣⼀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是当教师放⼿后⽆所适从。 要把独⽴⾃学能⼒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加⼤教学密度,增加练习数量,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多些拓展,少些模 仿,多些独⽴,少些依附。

3、把教育的触觉深⼊到学⽣的⼼灵。使他们从⼩学会乐观积极地对待学习,增强⾃信⼼,积极地⾯对困难,切忌在⼩学阶段就让学⽣产⽣厌学情绪,我想,当每个清晨⼩学⽣睡眼惺忪,争开眼睛第⼀句话就说:我想上学,窃以为那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成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