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孩子心理健康调适
小学六年级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 升到初中后孩子可能会面临学习方式、人际交往、适应新环境等诸多问题,并产生焦虑的情绪。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上适时适当地关注非常重要。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可能会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浮躁,不踏实,缺乏耐心,做事无法持之以恒。
二、不知每天该做什么,做会这儿、做会那儿,漫无目标。 注意力分散,无法专心致志地做事。
三、情绪不佳,有时甚至暴躁、乱发脾气,容易引起争斗。
四、听不进家长和老师说的话。
针对这些特征,建议家长不要一味地归结为自己孩子的不好,去批评教育。 应该对孩子多一些体谅,多一些关注。这些情况的产生,可能更多的是源于周围的压力以及孩子自身愈发糟糕的心态。现对家长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不要向孩子灌输上了初中之后学习成绩必须如何,给孩子一个比较宽松的成长环境。
二、不要将自己焦虑的情绪带给孩子,家长的情绪可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态。 在升入初中之前,家长先乱了阵脚,在焦虑的状态下开始对孩子表示过度的关心和担忧。如果这时孩子表现出比较平静的心态,家长会批评孩子过于懒散,没有紧迫感,这样把自己的焦虑情绪带给孩子。
三、不要轻易批评孩子,要了解孩子心烦、浮躁的原因, 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更加的耐心和理解,从根本上进行交流和帮助。
最后,特别提醒家长也应该有一个转型的过程。 从这段转型期开始家长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觉、自制、自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能力,以促使他们成为未来班级和学校的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