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比得上一百个老师。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古往今来,千百万有作为、对人类有贡献的人,自幼都是在父母的严格教育和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古代的“孟母断机”的传说,是教育孟子从小应该养成不缀学、不半途而废的好品性。孟母的严格教育与要求,使孟子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宋代“岳母刺字”,是教育岳飞“精忠报国”,终于使他成为万世流芳的爱国民族英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效开发和利用在学生周围时刻都与他直接接触并影响他意识和行为的家长这一特殊教育资源。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面临的现状是这样的: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学校的事、是教师的事,这些家长把学校教育看作教育孩子的主体,而把家庭教育看作学校教育的可有可无的补充。因此,我觉得教师还要做好以下几点,调动家长教育孩子的积极性:
1.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这里所说的教育意识是指家长能够抓住学生生活中的一切因素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比如,同样是带孩子散步,有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少,而有的家长则会及时与孩子聊天,让孩子谈一谈一日生活情况:“今天过得怎样?什么事使你开心?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哪些问题?”等。
2.指导家长采用有效、适宜的教育方法。比如,爱听故事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只是机械地讲,孩子被动地听;而有的家长讲故事时绘声绘色,常常讲到某个段落就嘎然而止,把后面的情节留给“小听众”自由想象,长此以往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好处。针对家长文化素养、教育意识等因素的差异,教师可以采取家长会、家长信箱、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