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性
为什么要学习?这是每一位教师都懂得的问题,无需赘言。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做法。某位教师在《班主任之友》中讲述过自己的一个案例:课堂上当堂给学生背诵名家诗词篇章,背诵古典名著回目,学生认为是老师在下面练功练出来的,要求老师和学生一起找一篇课外文章,在规定时间内背诵。结果学生还没有背会,老师自己就背会了。学生惊讶不已,佩服得五体投地。自此,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增,班级学生成绩稳步提升。试想:如果这位教师没有平时知识的积累,没有背记知识的诀窍,敢挑战学生的极限吗?平时我们教师要求学生有“一桶水”,而我们自己则需要比一桶水多得多的水才是。学习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关键在学习的方法。
二、合作性
合作这一词在现代社会直击频率是比较高的。学会合作,你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还有友谊,知识,团结……学会与学生合作,你就不会把学生当成“捣蛋鬼”,“笨蛋”,“石妞”,“傻子”,“信俅”,你会重新定位自己,审视自己;你就不会冒家长之大不韪,把学生赶出教室,对学生动手动脚,你会思考自己的行为,你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与学生合作,学生就会愿意学你教的那一科,喜欢学你教的那一科,你所教的那一科成绩就会上去;学生就会把你当知心朋友,把耳朵凑到你的耳边,告诉你他(她)心中的秘密。学会与同事合作,同事的经验就是你的经验,同事的知识你可以自由分享;学会与同事合作,在互动交流中成长,在学习合作中提高。合作中有时也会出现不愉快,就好像月亮有阴晴圆缺,天空有风雨雷电,那只是暂时的,“冬天过去,春天很快就会来的”。
三、发展性
我们不仅要有发展的眼光,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周围的人。事在变化,人在变化,一切都在变化。学生,可能上次考试考得不好,但他努力了,这次考试也可能考得好;学生,在你的眼中过去可能是一个坏孩子,但经过教育之后,有可能很快变成一个优秀的学生。刚走上讲坛的年轻教师,开始时畏首畏尾,课堂教学既害怕讲不具体,又害怕学生出问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经过听课,外出学习,专业成长,逐渐变得成熟。王学平老师,在多媒体没有进入校园的时候,“谈媒色变”,一见到名校作课教师运用多媒体作课,认为了不起,经过自己的琢磨,学习、操作,也会用了,而且运用起来轻车熟路。发展,体现着进步。表现在教师身上,就是专业的成长,理念的创新;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的成长,学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