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自卑感促进自我成长
实话实说,我读《儿童的人格教育》是从第四章开始的。拿到这本书,翻开目录,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自卑感”三个字。正是这三个字,让我一下子有了阅读的兴趣。
自卑感和争取优势同时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印象最深刻的,正是开头的这句话。进一步的观点认为,一个人的自卑感和争取优势的愿望具有因果关系,前者往往会导致后者的发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卑感,就会满足于已有的生活方式,就不会产生超越自己目前处境的欲望。相反,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正处在一个比较糟糕的状态时,就容易产生摆脱这种状态的愿望,努力达到更高水平层次,以获得一种平等感甚至优越感。所以,我们有时候恰恰就是被自卑感推动着前进。但是,自卑感并不一定会产生正向的、适切的争取优势的行动,在自卑感向争取优势行动的转换过程。
超越环境的遏制而不是征服具体的人。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促使一个人产生自卑感的原因在于某种环境,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或某件事。
建立恰当的目标而不是任由梦想泛滥。通常来说,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比别人弱、低、差时,就会产生努力向上的愿望,这种愿望是激发争取优势行动的基础。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希望通过努力所要达到的目标太低,二是希望通过努力所要达到的目标太高。目标过低,无法帮助你脱离自卑的环境,当目标实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依然无法完全融入环境的主流,会让自己始终处于焦虑状态而无法自拔;目标过高,就容易流于形式,容易空想妄想,无限重复“夜里想得千条路,明朝依旧卖豆腐”的窘迫。因为,过高的空想和幻想通常无法实现,必然导致自卑状态中的人愈加自卑,就有可能衍生出嫉妒之心,甚至是难以控制的恶意。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这是诗人冰心的一首小诗,借此诗表达我的一个观点:任何努力在成功之前,无论表达的如何绚烂,终究抵不过岁月最后的一击——人们只惊羡花儿现时的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