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沟通,从心开始 胡佳
发布时间:2021-09-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胡佳

沟通,从心开始

我们作为社会人,沟通是人人都回避不了的一件事。善于沟通的人,不管是处理生活关系还是工作关系,都顺风顺水;不善于沟通的人,往往会因为彼此之间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而心生嫌隙,小的会影响心情,大的误会影响人生。在当今时代,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问题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配合。但是,由于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真的很不容易。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要知道,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身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谈话,共同商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所以如何沟通很重要,学会良好的沟通很必要。拜读完脱不花老师的《沟通的方法》使我受益良多。我认为作为一个班主任,跟家长沟通一点都不难,一切从心开始。我把跟家长的沟通分为了解,尊重,倾听,共情这几个方面。

首先,“了解”是沟通的基础。我们接触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都不同,因此我们要先了解了各个家庭,在根据实际情况跟不同的家长沟通。作为班主任,我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家长,有的家长对孩子很严厉,有的家长对孩子很溺爱,有的家长对老师很抵触......碰到不同的家长就要有不同的方法。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只要老师找家长,就特别丢脸。所以什么都不管,先把孩子打一顿。遇到这样的家长我一般都先不说孩子的不好,先表扬一下孩子最近的进步,这样家长听了心里就舒服多了,才会放下芥蒂跟老师沟通。再比如有的家长很溺爱孩子,眼里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好,都是别人的孩子的错。遇到这样“护犊子”的家长我会第一时间就把孩子犯的错跟家长沟通,让家长判断对错,然后再进行沟通。当然,能够对不同的家长进行不同方法沟通的前提是对不同家长有了解,所以“了解”是沟通的基础。

其次是要学会尊重家长,“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我们虽然是老师,但跟家长沟通时也要注意,要真诚沟通,与家长平等交流。不要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让家长感觉是来挨训的。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也明确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不训斥、指责家长。要时刻记住,我们与家长沟通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好,不要一味指责家长。要让家长觉得得到了尊重,老师是来给家长建议的,不是来学习挨骂的,这样家长才愿意跟老师交流。

在与家长沟通方面还要注意倾听。有时候家长来学校与老师进行沟通的目的仅仅是焦虑,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与孩子的教育矛盾。这时候作为老师,我们要耐心倾听,不要动不动就打断家长的讲话,可以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最关键的我们在跟家长沟通交流时,可以多站在家长的立场去交流,有共情。比如遇到孩子犯了错误了,家长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你不要去指责家长,可以换种说法比如:“您有这样的心情我很理解,因为我也是一位家长。”这样家长就会觉得你跟他有共情,你能了解他的烦恼了,也愿意跟你沟通了。因为此时,你不是作为一个老师跟家长沟通,而是以家长的身份与他沟通。这样家长自然愿意打开心扉,与你进行沟通。

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肯定还会遇到许多困难。但相信作为一名老师,只要你是用心去跟家长沟通,家长一定也会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爱,那么你的沟通一定会取得成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