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浅谈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几点技巧
发布时间:2021-09-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黎娜

浅谈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几点技巧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往往需要家长的配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老师巧妙地运用沟通的技巧,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老师不注意说话的艺术,往往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因此,把握好谈话的尺度十分重要。下面,我谈谈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几点技巧。

明确目的 在与家长沟通前,老师必须明确自己与家长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具体在哪方面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围绕谈话的具体目的,老师要认真地考虑该如何开展有效的谈话。还得把整个谈话的内容构建好,预设一下,在谈话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小插曲”,该如何处理,切忌不准备,说到哪里是哪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与家长谈话要抓住重点,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妨碍家长,引起家长反感。

态度亲切 老师与家长谈话的时候,必须要心平气和,态度亲切。在约见家长时,老师要顾及家长的感受,要先征求家长的意见,在家长方便的情况下才约见家长。这样做,家长才觉得老师是尊重他的。谈话时,老师得先把“好话”说在前。先在家长面前表扬这个孩子的优点,列举孩子最近表现好的一些地方,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家长面前多赞美孩子,这样谈话的气氛会更和谐。把孩子的亮点展示出来之后,再提出孩子在校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诚恳地期盼得到家长的配合。

将心比心 老师要体谅家长的难处,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说话,把话说到心窝里。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关爱孩子的,而不要让家长觉得老师是为了训话。老师一定要站在家长的角度讲话,这样,才容易得到家长的配合。

巧妙应对 老师还必须练就随机应变的本领。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要“点到即止、见好就收”,如果遇到家长问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要巧妙应对。同时,要随时观察家长的反应。如果发现家长对于提出的问题存在抵触或不满的情绪,老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谈话方式和谈话内容,在顾及家长感受的情况下开展有效的沟通。

适时教育 对孩子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及时发现,及时与家长沟通,适时进行教育,不要等到事情过去了很久才去“翻旧账”。适时教育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老师一旦发现孩子有一些不良的表现或动机,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这样才能够防患于未然。作为老师,一定要细心去观察,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适时与家长沟通,适时教育。

注意场合 老师约见家长沟通时要注重场合,不要在人多的场合去揭孩子的短处。所谓“人要脸,树要皮”,每个家长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在比较多人的场合去说这个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家长是比较反感的,所以,老师约见家长的时候,要避开人多的地方,找一个相对清净的地方和家长面谈,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及时反馈 老师要注意,和家长面谈之后,如果孩子有了进步,要及时反馈给家长听,及时感谢家长的配合。这样,日后老师再次需要家长配合的时候,家长才会积极配合。此外,老师还要细心观察,了解孩子的情况,发现孩子有点滴的进步就要记录下来,及时向家长反馈,这样可以令家长更加有干劲,更加主动地和老师配合。

相信,只要老师真心付出,真诚与家长沟通,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