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例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王礼蓝)
发布时间:2021-09-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礼蓝

例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阶段学生除了能认读、理解教材上的单词、短语和对话、短文外,还应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正确朗读故事或短文,并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要达成这一目标,仅靠教材提供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指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英语教师的责任。笔者曾参与英语课外阅读课The Ugly Duckling的磨课过程,现以该课为例,阐述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略读,尝试提取信息

书的封面通常包含作者、出版社等信息,此外还会围绕故事的主人公配上丰富多彩的图片;目录往往包含每个章节的标题、页码等信息。阅读书的封面和目录,读者可以初步了解所读书本的部分信息,还可以检索查阅自己想要阅读的内容。因此,指导学生阅读封面和目录是阅读指导课的首要环节。

TToday Id like to introduce you an interesting book. Look at this book.Lookthis is the cover. What can you see

SsI can see ducks./ I can see “The Ugly Duckling”./ I can see “安徒生”...

TSo we can get the name of the bookthe writer and the main character from the cover.

TWhat can we get from this bookLets read it,OK

SsOK.

TWhen we want to go through a book quicklywhat can we read first

Ss:目录。

TOK. Lets read the contents. Read by yourselves and try to fill in the blanks.

The ugly duckling         have any friends.

He          a swan. He           fly. He         beautiful at last(最后).

TSo from the contents we can know a lot of information. 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

SsWho doesnt like the ugly ducklingIs he happy...

T:(板书学生的问题)The contents also can help us find the content. For exampleif we want to know “Who doesnt like the ugly duckling” we can read Chapter...

SsTwo.

TSo clever. Its on Page ...

Ss:Twelve.

四年级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阅读中文课外读物。读书时先看封面,再读目录,通过目录查找内容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但英文书籍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封面时,点到为止,通过What can you see on the cover?这个问题,提示学生找到本书的书名、作者和主人公等信息。从课堂效果来看,學生能熟练地从封面中找到相关信息。因为中英文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阅读目录时会出现看不懂生词、不理解句子等问题。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目录时,教师采用了三个步骤:Step 1 Read the contents. Step 2 Fill in the blanks. Step 3 Find the chapter.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目录的作用,也让教师检测学生对目录内容的理解情况。

二、细读,学习阅读方法

生词是阻碍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障碍,因此,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障碍,教给学生生词处理的策略是读前指导课的首要任务。

Step 1 Try to read

T: Who doesn’t like the ugly duckling? We can get the answer from Chapter Two. Now try to read Chapter Two by yourselves.

学生默读第二章节。两分钟后,教师再次提问,学生面露难色。

T: When youre reading,what problems did you meet?

Ss: 有单词不认识。

T: When we meet new words,what can we do?

Ss: 查字典,上网,问老师……

Step 2 Try to guess

T: But today we wont use these ways. We only guess.

学生露出惊讶的神色。

T: Look, we have a new word, but we also have a picture here. What can we do?(见图1)

S: 看图猜。

T: Good idea. What does “mash” mean?

S: 沼泽。

T: Good. Now we dont have a picture, what can we do?(见下页图2)

S: 可以根据故事猜。

T: Yes, youre right. Now work in groups and try to underline the key sentences then guess the meaning of “growl”.

学生找出关键句:Youre an ugly duckling. You cant live in this house.

教师播放这一段文本的录音,学生模仿。

T: What does “growl” mean?

Ss: 吼叫。

Step 3 Look up and guess

教师呈现另一个生词,部分学生使用字典查询,部分学生尝试划关键句猜测词义。

T: What does “sigh” mean?

S: 叹气。

T: How do you know it?

S:查字典。

T: Good. When we use a dictionary, well find that some words may have a lot of meanings. Then we should choose the correct one according to the story. (教师举例“But the ugly duckling is still sad.”帮助学生理解, still一词有静止的、蒸馏、仍然、剧照等意思,在该句中是“仍然”的意思)

T:We dont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every new word sometimes. If it doesnt influence our reading, we can ignore it.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生词。猜测词义的方式不仅可以不打断学生的阅读,而且能提高阅读速度并保持思维连贯。为了帮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这一方法,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欲扬先抑,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讲解猜测词义的方法前,教师让学生先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故事。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发现了问题——有生词,此时学生十分想知道生词的意思,教师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玩演结合,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内容猜测词义,也可以根据图片猜测。其中,根据上下文内容猜测词义的方式难度较高,对于初次接触这一方法的学生来说,更是无从下手。教师的引导不仅要做到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还要有趣味性。“小组合作划关键句”“能力强的学生表演关键句” “根据录音模仿关键句”三个步骤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而且有意思。单词的含义呼之欲出,且令学生印象深刻。

第三,自主选择,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经过前面两个环节的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猜测词义的方法,但能力弱的学生仍存在困难。为了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将选择权交给学生,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查找单词“sigh”的含义。这样的方式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效率。查字典的方式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有些单词在字典中有多个含义,如何选择合适的意思对于能力弱的学生来说也是难点。因此,教师宜以举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以上三個环节详细地呈现了猜测词义的方法,且形式灵活多样,有助于学生接受。

三、试读,实践运用方法

实践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实现知识的内化,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辅导。因此,在学习了相关方法之后,教师又设计了自主阅读环节。

Step 1课件返回到目录部分,学生选择自己想进一步阅读的章节,并说出理由。教师提供语言支架I want to read Chapter ______. I want to know ______.

教师板书学生想了解的问题:Is the ugly duckling a swan? Is he happy? What colour is it? Do the ducks like him? ...

Step 2 学生快速浏览,并圈出生词。学生以拼读的方式说出生词,教师板书。

Step 3 学生四人一组分工合作,运用学过的方法查找生词的含义(尽量用猜测的方法理解词义,少用字典)。

Step 4 学生知道词义后,采用跳读的方式查找黑板上问题的答案,并在班级中交流。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本环节给了学生小试牛刀的机会。学生自主选择想要阅读的章节,运用学习到的方法,有利于激发自主意识。学生在“选择阅读章节”“圈出生词”“处理生词”“深入阅读”之后顺利地获得了他们所要的信息。通过试读,学生运用了猜测生词的策略。筆者发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愿意采用猜测词义的方法,而一些能力弱的学生则愿意查字典。这为教师的课后辅导提供了方向——帮助能力弱的学生掌握猜测词义的方法。

四、拓读,升华阅读内容

Step 1 阅读回顾,制作阅读卡

学生回顾与该语篇相关的内容,包括书名、作者等信息以及一些生词。

Step 2 阅读提炼,补充阅读卡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阅读卡中还可以增加哪些内容,学生各抒己见,如“我最喜爱的人物和理由”“好词好句”。因为学生有语文阅读的经验,他们的建议具体又实用。教师将学生的建议放进阅读卡(见图3)。

Step 3 阅读提升,完善阅读卡

教师提问,激发学生想象,提升思维能力。

T: Now the ugly duckling becomes a swan, is he ugly any more?

Ss: No.

T: Look! The ugly duckling meets the mother duck,his brothers and sisters again. What will they say to him?

Ss: Who are you? You are so beautiful. Can I play with you? I like you...

T: What about the ugly duckling? What will he say to them? You can write down your ending on your reading card.

制作阅读卡是良好的阅读习惯之一。学生在制作阅读卡的过程中可以对文本进行总结,通过记录好词好句积累语言素材,通过深入思考写出自己喜欢的章节、人物等信息。教师将阅读卡的制作指导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填写关于书本的基本信息,这一层次的难度较低。第二层,填写好词好句,并记录自己喜欢的人物,这个层次需要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一定的思考。第三层,填写自己续编的故事结尾。丑小鸭的故事是学生所熟知的,要让阅读变得有新意,教师需要对阅读教学有所创新。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再次与之前嫌弃过自己的家人见面会发生什么?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且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