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活法》刚刚在中国出版发行。2010年7月,我在新华书店淘书时,它静静地躺在哲学类书架上等我。不知道作者稻盛和夫是何许人也,不知道译者曹岫云是何许人也,更不知道里面写的什么内容,毫无理由地被它洁白的封面和封面上两个红底白字吸引——“活法”。白底色的封面如初生的婴儿所面临的崭新的人生,洁白得一点痕迹也没有,所有的一切都是渺茫的未知数,所有的未来都如白纸般洁净……而“活法”这两个字如惊雷震响封冻的大地,如闪电划开漆黑的天空,如利斧劈开混沌的宇宙。书未翻开,我先自问:“我打算怎么活一场?”思来想去,竟然想不出答案。读过书的我猛然间发现,之前的人生仿佛都是铺垫,而我的生命需要重新开始。是的,这就是《活法》告诉我的,需要重新整理衣冠,重新打起精神上路。庆幸,在不惑之年,遇到了稻盛和夫,遇到了《活法》,对生命,对生存,对生活,有了全新的理解,有了全新的思考,有了全新的实践。
由这一本书的引领,后来认识了中国大儒王阳明、袁了凡,当代哲学家南怀瑾、星云大师、曾仕强……于是,《人生即修行》《传奇王阳明》《了凡四训》《易经的智慧》《易经系转别讲》《包容的智慧》等与他们有关的一系列书籍成了滋养我成长的琼浆,他们和他们的生存准则成了我的人生方向。惊喜之余,不敢独享,无数次将这本书赠送或推荐给友人,希望他们也能得到稻盛和夫的指引,走得更从容,活得更精进。到昨天为止,再一次将这本读过无数次的书一字一句地重新拜读,由此形成的感悟写下来,希冀给更多的人以启发:
一、人生的意义就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稻盛和夫受到阳明哲学“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影响,提出“敬天爱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并明确指出人生的意义在于“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具体说,“人生的过程本身,就像磨炼灵魂的砂纸,人们在磨炼中提升心性,涵养精神,带着比降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这就是人生的目的。”
二、实现人生意义的最好办法就是锲而不舍地工作。
如何才能做到提升心性,如何磨炼灵魂?稻盛和夫用自己创建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历程,告诉大家,唯有在勤奋工作中才能领会到其深刻含义,归纳起来,他提出“六项精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谦虚戒骄;天天反省;活着就要感谢;积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烦恼。这样聚精会神、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每一天的工作,就是最尊贵的“修行”,就能磨炼灵魂、提升思想境界。全神贯注于一事一业,拼命努力,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在这个过程中,灵魂自然而然获得净化,形成厚实的人格。当倾注燃烧般的热情、持续付出真挚的努力后,神灵会给予他火炬,照亮他前进之路,会从人类睿智的“智慧宝库”中授予他一束光明,让他走向成功。
三、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首先是改变心态。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稻盛和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要把苦难看作考验、看作机会,正是这些苦难才能磨炼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人格。“思想是画笔,人生是画布,人的思想不同,人生的画卷也不同。改变自己的心态,人生的色彩可以绚烂夺目。”只有改变心态,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这样达观的心态,才会给予我们战胜苦难的勇气和力量,才能找到积极的办法,寻找到正确的出路。
纵观仅有九万字的《活法》,可以说字字珠玑、句句经典。读了又读,边读边回忆自己过去的活法,思索今后的活法。
我的人生可以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没有读《活法》之前的人生,一部分是读了《活法》之后的人生,另外一部分,在《活法》指引下的剩余人生。
没读《活法》之前,我时常彷徨,时常迷茫,时常处于矛盾之中。记得一个小故事就让我困惑了许久:一个渔翁和一个退休的钓者相遇了。钓者问渔翁:
“你为什么不多钓些鱼?”
“多钓些鱼干什么?这些足够吃了。”
“可以卖呀!”
“卖了干什么?”
“可以卖更多的鱼竿钓鱼啊!”
“钓更多的鱼干什么?”
“可以挣更多的钱啊!”
“挣那么多钱干什么?”
“可以像我一样买房子、买汽车、买游艇啊!”
“买游艇干什么?”
“可以钓鱼、晒太阳啊!”
“可是,我天天都在钓鱼、晒太阳啊!”
做一个知足常乐、安于享乐的渔翁还是做一个年轻时努力拼搏再安享晚年的钓者?我傻傻地问过很多人,当然,答案不唯一。当时的我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偶尔闲谈时,身边不少人在兜售自己的各种以家庭和孩子为中心的理论,有些话语像专门说给我听,冷冷地飘到耳畔,如在凛冽的寒风中遭遇冷雨冰霜:
“因为女儿在我自己的班级里,否则的话,我才不这么卖力呢!把女儿送到高中就不干班主任了。我们学校好多人都这样做的,用不着出那么多力的。”“一听说孩子有什么问题,我立刻就请假。我这个人全身心地想着家和孩子。别人的孩子离了我照样成长,我的孩子离了我可不行。工作嘛,就是养家糊口的工具而已。我才不会出那么多力呢!”“八小时之外,谁也不能占我的时间,那是属于我和我的家庭的。我什么也不求,就这样逍遥自在地过一辈子就足够了。”“升职?职称?奖金?想那么多干什么?少出力,好好保养身体,多活几年,多拿几年退休金,什么都有了。”……
听起来,这些话很有诱惑力,甚至有说服一个久经沙场的大将军解甲归田的功能。再看身边那些专职妈妈,每天只管着照顾家和孩子,悠闲而自在,真是让人眼馋。放眼看整个中国,富二代和星二代们站在爹地的肩膀上,的确少走很多弯路,甚至年纪轻轻已经光彩夺目。那些妈咪和爹地们四处钻营,为的是给孩子铺路,铺一条很长很长的路。
我在做钓者和做富翁之间徘徊了很久。做渔翁,可以天天潇洒又自在;做钓者要奋斗半生,才能有机会悠闲。读了《活法》,如骄阳驱散雾霾,如利剑劈开荆棘,给了我明晰的答案。求利之心是人生开展事业和活动的原动力,如果仅仅停留在单纯利己的范围之内,就如同“地狱”里那些自私自利的人一样,最终只能被饿得瘦骨嶙峋。相反,想到他人,惠及他人,自己也会感受到关爱,体验到回馈的幸福。做渔翁,只是为了一己之私,长长的一生,仅仅是垂钓、晒太阳,多么单调乏味;而做钓者,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他人谋取幸福,给自己实现价值的机会,生命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稻盛和夫说“思维方向决定人生的方向。”他甚至总结出一个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如果思维方向错了,就成了那个可笑的“南辕北辙”的人。而正确的思维方式乘以工作的热情,再乘以个人的能力,会创造出更多造福他人的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价值。不用怀疑,做积极向上、勤奋努力、充满善意的人,抱着利他之心、关爱之心不懈努力,是顺应宇宙潮流的,能够更幸福,更快乐的。
读过《活法》后,我的人生发生了很神奇的变化:一堂公开课,我全身心地投入,获得大家的好评;一次比赛,我全力以赴地准备,获得优异的成绩;每一天的工作,我精益求精地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像稻盛和夫说的一样,当我倾注燃烧般的热情,持续付出真挚的努力时,如有神助。参评省优质课的那些日子里,睁着眼睛在设计教案,睡觉前躺在床上仍然在设计,想到一句话或一个好主意,立刻拧亮台灯记录下来,连做梦都在思考,第二天早晨醒来,又有了灵光一现的好点子。有老师问,你的教学语言组织得十分流畅,是从哪里学到?其实,自己也分不清睡梦还是醒着时的杰作。准备特级教师评选的日子刚好是暑相连的三伏天,伏案学习时常汗流浃背,不过,一个个金点子灵光一现时,差点蹦起来,对身外的酷热早已忘得干干净净,沉浸在顿悟的喜悦中,幸福之感油然而生。如此锲而不舍地努力,日思梦想的目标逐渐清晰,清晰,最终心想事成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以后呢,会不会坐拥成绩止步不前?不会的。心存感恩之心,继续用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全神贯注地投身于工作中,磨砺心志,提升人格,领悟人生的真谛。至于家庭这项工作,当然也会如此尽心竭力地去做,让家人因为我的存在而多一些幸福和快乐。孩子小时,用心呵护她的成长,孩子大时,除了激励她努力学习之外,还要给她树立榜样,让她看到自己的妈妈就是一个积极向上、勤奋工作的人,从而自己也做一个如此精进的人,为社会做贡献,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的活法,不是人间正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