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有 一 种 成 长 需 放 手(恽红玉)
发布时间:2021-06-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恽红玉

很羡慕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大家,班主任当得真是潇洒:外出数日,班内秩序井然,学习气氛不减。是学生听话,还是师有妙招?有幸聆听魏书生治班讲座,了解其科学管理,民主治班的方法后,我颇有所悟:有一种成长需放手!

记得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如果你握紧双手,抓住的仅仅是空气;而你张开手掌,触摸的是整个世界。其实,教育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很多时候,我们为师者提倡狠抓严管,要学生惧怕老师,要学生的一举一动均在自己的视线之内。于是,为了掌控班级情况,就有了私下打探学生隐私的做法,甚至不惜培养告密者、安插小间谍。彼此的不信任,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而班级事务班主任事必躬亲、势必亲为。我想起《红楼梦》里宝玉对黛玉说:“都是因为不放心的缘故,倒弄出一身的病来,但凡宽慰些也不至于……”我们不也是因为不放心学生的缘故,而把自己弄得紧张兮兮,累得身心俱疲吗?如此状态,哪里还能谈享受生活、享受教育呢?

    为了追寻幸福的教育,学习教育名家的做法,的确对自己的成长是一种促进。民主教育思想、科学管理方法是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两大法宝。其班级管理形式上的表现是他潇洒地放手班级,实质上的收获是他幸福地牵手学生。思考魏书生“放手”背后的潜台词,我不能不感叹:放手,是一种智慧;放手,更需要智慧!

放手,决非放任。要达成放手成长的效果,必得之前的种种铺垫、层层蓄势,否则极易导致平原走马,易放难收之状况。如何铺垫,又如何蓄势呢?

    让制度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如今各项事业管理均趋向制度化,学校、班级也是如此,但如果制度仅仅作为惩罚的依据,学生意识不到制度对自己成长的帮助,意识不到实行制度的积极意义,那么制度的确立往往会造成学生对立反感的情绪。智慧的班主任制定班规绝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巧妙地交与学生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家们就深谙学生心理,在尊重与商量的氛围中制定班规,在智慧与责任的驱动下完善制度。这样以来,班内人人是管理者,人人又是被管理者,没有了强迫命令,没有了思想抵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班主任也不例外,李镇西不就接受过班规的“惩罚”吗?老师以身作则,对学生的震撼力、影响力可想而知。班级在制度下运转,制度逐逐渐内化成学生成长的需求,无需班主任紧盯严管,放手成了自然的事。这不也就应了老子之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吗?

    让挚爱温暖学生的内心情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放手,必得学生“亲其师”,唯你马首是瞻才行。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放手”的必备条件。而和谐的关系需要教师主动地去营造,需要教师以真情赢得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世界的心,爱是温暖的情,爱是润泽心灵的甘霖,爱是引领前行的明灯。智慧班主任均拥有一颗善良柔软而敏感的心,能触摸到学生心灵的律动。“你的声音里有爱,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你的目光里有爱,就更柔和地传达温暖的诚意;你的臂膀里有爱,就更坚定地扛起羸弱的身躯;你的双手里有爱,就更轻盈的托起孤寂的心灵”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友好的手势,传递给学生的是挚爱、是温暖、是接纳,进而转化成的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依恋、崇拜乃至唯师马首是瞻的信赖。及至此时,放手亦坦然。

     让信任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纪律是自由的保护伞,自律是道德的最高界。而帮助学生迈向最高界,老师的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与学生相处中,我们发现,你交给学生一项任务并表示相信他的能力时,学生必定亲力而为,出色的完成任务。信任,能让学生感受到肩上的责任,老师的信任无疑也是一种赏识,能促进学生为追求完美而努力。前一段时间,我因学习外出几日,临走时将班务委托于英语老师,没有像以往那样对学生条条叮嘱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只是对同学们说:“我相信同学们的自觉性,咱不会给英语老师添麻烦,你们平时不就让我挺省心吗?”几日后归来,正赶上学生自习时间,班上没有老师,学生们全都安安静静自习,绝无喧哗现象,比我平时守班时秩序还要好。再一了解,在我走后的几天里,学生特别乖,唯恐自己的疏忽导致班级丢分,说是老师信任咱,咱不能给班级抹黑,说什么也得管好自己。有一句话说的好: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赏识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信任能增进学生的自律意识。学生自信、自强、自律,放手岂不潇洒?

    老师们,让我们放开双手,腾出双手,为孩子们的自由成长而喝彩,让我们在名师的引领下追寻教育的梦想,追寻幸福的教育,做智慧潇洒的班主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