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城东小学胡佳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的起点,也是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就会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住适当的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比一味说教要好的多。
那天晚餐时,又一次接到小杨妈妈的电话。电话那头,她带着哭腔向我告状:“胡老师,这孩子我管不了了!”我忙耐着性子问明情况,原来又是因为手机游戏。“都怪小佳(小佳是我们班一位女生),她今天又约小杨玩游戏了。”我先把小杨妈妈情绪安抚下来,答应她明天一定会去好好问清楚这事,她才放心地把电话挂掉。
教室里有同学用手机打游戏我早就知道,每次都是发现一个,就教育一个,可是这种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们戒掉手机游戏呢?看着眼前的语文书,我渐渐有了主意。
第二天班会课上,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交流自己喜欢玩的手机游戏。一开始大家面面相觑,谁都不敢说。然后我找了班了一个管不住嘴的主——小杰开了一个头,学生渐渐地也开始交流起来。正当他们说的眉飞色舞的时候,发现我在默默地看着他们,顿时教室里热闹的讨论声戛然而止。许多同学觉得不打自招了,老师肯定要批评了。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我没有批评他们,反而跟他们就着话题聊起天来:“胡老师发现,好像咱们班玩**荣耀的同学比较多。这个游戏老师也听说过的,你们一般玩什么英雄啊?”“诸葛亮”小杰想都没想抢着说了出来,其他同学也纷纷抢着插嘴。“刚刚好多同学讲的英雄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吗?”“老师,我知道诸葛亮,他是蜀国的丞相,我们刚刚学过《草船借箭》的课文里讲的就是他。”“你真厉害,还懂得学以致用。”我马上表扬了小杰,只见他得意洋洋地抬着头,可高兴了,殊不知我等的就是这个。“对呀,刚刚你们说的好多英雄都是三国时期的人,比如我们刚刚学过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里就有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英雄,其实还有很多英雄的名字都是出自《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课后可以把《三国演义》看一看,找一找还能找到哪些英雄,都有哪些故事跟他们有关。下次你们万一打游戏的时候,还能跟你们小伙伴吹个牛,你们觉得怎么样?”“好!”听到我布置的作业跟游戏有关,而且还能作为吹牛的资本,好多同学可起劲了。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发现班级里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好多同学一下课不是凑在一起玩,而是坐在位置上捧着《三国演义》看得津津有味,有时候还能听到他们在聊周瑜、黄忠、诸葛亮等人的故事。家长也反映孩子回家不抢着要手机了,反而主动要看书了。我一看,时机成熟了,又开了一个班会,讲一讲你所知道的三国英雄。这次学生发言可积极了,一个个抢着举手,生怕我不叫他。最后我问他们:“你们觉得这本书好不好看?”“好看。”“那跟你们的游戏比起来呢?”“还是看书好玩,游戏老是输,打多了也没意思。”“其实像这样有意思的书还有很多呢,比如你们玩的英雄李白大家知道是哪个朝代的人吗?”“唐朝。”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那胡老师又要给你们留任务了,回家去研究唐朝的历史人物,下个星期的班会课上我们继续讨论。”
孩子们又领到了他们感兴趣的任务。我想,这个星期他们应该又会把打游戏的精力放在研究唐朝历史人物上了吧。
这样一段时间研究一个孩子们喜欢的感兴趣东西,让他们把精力花在这上面,比硬逼着他们去看书,戒游戏要容易的多。
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学习。因此,我经常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我的学生从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