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赞美与处罚(张林亚)
发布时间:2021-06-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林亚

赞美与处罚

城东小学   张林亚

“赞美”与“处罚”,意思完全相反。可一旦用在学生的教育上,二者会变得那么完美统一。

学生小亮,父母因工作繁重、家务繁多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在学校生活中,小亮身上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他有时扰乱课堂纪律、不写作业,有时打架骂人等,成了班级的“知名人物”和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由于他经常被科任教师和学生告状,我们便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

由衷的赞美

由于经常挨批评,他对老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帮助产生了抵触情绪。我便另辟蹊径,把反馈来的信息进行过滤,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并创造和利用一切机会,当着其他学生的面表扬他几句,微笑着面对他,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每当这时,小亮的脸上都会露出羞涩、灿烂的笑容。

当众表扬小亮,一是为他重树自尊心,让他享受到被表扬的幸福,从而自发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二是通过“拍肩摸头”等关爱动作消除他的“肌肤饥饿感”,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消除对老师的抵触情绪。

有一次,我从英语老师那儿了解到小亮按要求完成了作业,并且改错及时。我就特意当着在走廊等着排队上体育课的全班学生的面,当众表扬:“昨天英语作业完成得很好,今天改错有及时,真替你高兴。好好上课!”望着小亮陶醉的笑容,得意的眼神,我相信这节体育课他会上得很好。

果然,这节课后,体育老师找到我,高兴地说:“玩游戏时,小亮不小心和别的同学撞到一起,摔了一个跟头,裤子有点破了。要在平时,他早就打人了,可今天不但没打人,还主动把同学扶起来。”机会终于等到了,当天,我给同学们上了一节班会课,题目是“当同学发生矛盾时”,我特意请被撞的同学谈了当时的感受。那学生说:“我还以为他会像以前那样打我和骂我一顿,没想到他主动来扶我,还问我‘有没有事’,我又吃惊又高兴。高兴,不是因为他没打我,而是他进步了!”此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为小亮鼓起掌来……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小亮再没有和同学打架,课堂纪律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赞美不论对被赞美者还是听着都是一种正强化,强化了当事人的进步行为,改变了集体对他的老眼光,为当事人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有利于进步的氛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