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浅谈数学思维训练的基本方法
发布时间:2021-03-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潘婧

浅谈数学思维训练的基本方法

很多家长和我反映说孩子数学不是很好,尤其是应用题,孩子没有思路、思维混乱、不知道如何入手、看不懂题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从网上筛选了一些方法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的核心是学习数学思维活动,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不仅要获取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得到思维训练,逐步学习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类比于对比、具体化与系统化等思维操作,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那么如何训练数学思维呢,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几个基本方法:

 一、引导联想,活跃思维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构想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个或多个事物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学生形成了联想的思维习惯,就能够触类旁通、活学活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观察联想”就是学生在观察数、式、图的同时,展开联想,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对题目作深入的分析、联想,定能让学生找到题目的本质属性,从而解决问题。

二、类比迁移、激励思维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不断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类比是将相近或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辨析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一种思维方法。迁移就是一种学习方法对另一种学习方法的影响。类比既是建构性的思维,又是经验性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努力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尽力创设类比情境,凡是学生能在已学的基础上类推的,尽量引导他们自己类推出应学的新知识。

三、突破定势、转换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突破一般思维定势,从对立、颠倒、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常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教育学生学习司马光的机智和聪明。司马光就是把一般思维中的“人离开水”变换成“水离开人”,这就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思考。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达到“制胜”的目的。因此,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另有所得。

四、多思多想,发散思维

要想有创造,就必须勤于思考,只有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能不断地开展创造性思维,有所创新。对小学生来说,不要求他们创造数学知识,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勤于多思,是很有必要的。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五、敢于质疑,求异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注意培养他们不盲从,喜欢质疑,打破框框,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总之,数学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课。思维的训练不仅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教师应不断分析、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改革中,探寻开展思维训练的方法和途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