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去追那一朵云(张茜)
发布时间:2021-03-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茜

  老师给我命题,要求我写一篇关于天空和云朵的童话故事。我眼前立刻变得明亮起来,思维也马上活跃了。这让我想起今年春天在盐城参观时遇到的缠挂在树上的那只风筝。那天,我一眼看到那个风筝心里就是一扎。我想,它是不是因为去追一朵云而受了伤?等又一个春天来的时候,如果一只有爱心的小猴子将它从树上取下,重新修补好它的翅膀后,它一定会再去飞翔。

  我还想到年轻教师成长上来了。去年,我在刚入职的年轻教师中组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微信群,组织大家定期研究一个重点。开始报名的时候,一下子涌进来数百人,可是渐渐地,潜水的人多了起来。我们根据统计,将半年来不发言的删除掉,留下约一百人。近期正好遇到童诗比赛的征集活动,我们倡议群里的老师参与。虽然童诗教学还没列入近期研究的重点,但想不到竟然有几位老师推送了几首质量上乘的学生的童诗作品来。我们及时给予鼓励,很快就征集到近一百首质量很好的孩子的童诗作品,这让我们非常欣喜。

  我近年来常说,一定要相信年轻的老师有着超乎想象的实力。这的确是真的。在小学学段,语文老师大多兼着班主任工作,老师的状态影响的是学生的六年乃至一生。让老师保持上进状态,提升工作水平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来看,那些有机会得到老师积极教育引导的孩子是多么幸运,那些没有得到积极引导的孩子是多么可惜。

  年轻的语文老师,他们刚入职的时候,对教学研究会有比较高的热情。但是,就像记忆规律那样,他们的成长热情会在短时间内衰减得很快。对于深入的语文教学研究,他们有的不愿意尝试,有的不敢尝试,有的不会尝试。这里面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有大环境的问题,有方法的问题,也有繁重的工作量拖累的问题,还有教育之外的诸多因素影响的问题,但总的来说,还是教师自我成长的主动性缺失,内生动力不足。教师的个性成长不能被教育管理的繁杂环节所湮没。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对教学研究的不自信,认为这是专家的事,自己能做好一般性的工作就可以了。魏书生老师在刚开始学开汽车前,一直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认为一定要找一个专门的时间才可以学。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他第一次接触开车,竟在十分钟之内就能把车开动起来。仅仅十分钟,让他打破了自己几年的等待,他最大的感悟就是:想做一件事情,要马上动起来,动起手来。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很多时候是起示范的作用。学生是需要被唤醒、需要引领的,所以老师多方面的示范和带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老师对考试成绩之外的东西全失去了兴趣,他就不可能在各个方面去主动地发现学生的需求,进而影响学生的需求,更谈不上以身示范,其示范作用就很难体现出来。

  如果你的心也曾是一只去追那一朵云的风筝,你会不会一直不忘初心,奋力去追?你会不会发觉因为你的努力,感召你身边更多的人也愿意一道去追那一朵云?你会不会发现,因为我们那么多人的同道而行,使得天空更加美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