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像丰子恺一样表达自己》周黎娜
发布时间:2021-01-1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黎娜

最初知晓丰子恺,并非因为他的文章,而是他的漫画。他的漫画,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意境。没想到,他的文字亦是如此。

读完丰子恺的《我们这些大人》,我似乎感觉到了这份熟悉而又无法清晰的东西。隐隐约约,在他的字里行间闪烁。为了说清楚这份感觉,我以《做父亲》一文为例子,一点点地来接近丰子恺。

《做父亲》中的文字似乎有些琐碎:里弄里传来叫卖小鸡的吆喝声,正在做作业的孩子闻风而动,纷纷跑下楼围观小鸡。孩子央求大人买小鸡,大人拒绝买,孩子的央求加剧。于是,大人开始与商贩讲价,商贩坚持不降价。讨价还价失败,孩子仍是哭喊着买。这一幕,在那个年代,在这个年代,曾经或正在上演。我们熟悉吗?熟悉。大人们是怎么给小孩子解释不能买小鸡的呢?大多数时候,大人们会告诉孩子这样一个“真理”:你越是想要,小贩越不会降价;你若是装作不太想要,才有可能讲的下价格来。

这是众多大人们历经世事才获得的人生经验,在紧要的时候自然要传授给自己的孩子。

那时候,丰子恺也明白这个道理,甚至比我们懂得更加深刻。在文章中,他写道: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这句话终究没有告诉孩子。你看,他懂得人间最最有用的生存哲学,却强忍着没有告诉孩子,为什么?在文末,他说:“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里,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最终,在传授成人的处世哲学与维护孩子的纯洁世界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仅是在最后一句,我们就可以彻底理解了前面的所有琐碎甚至啰嗦。他在告诉我们一些做父母的道理时,没有半点的说教与教导,只是讲了每个人都可能经历或者遇到的生活细事,并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就把无限大的家教之道说了个清清楚楚。我想,这也许就是我要寻找的那份感觉:简简单单的琐碎小事,温润平和的娓娓道来,顺便揭示出一个天大的道理。

如此表达自己,这是怎样的一种智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