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基于绿色课堂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陈晓笺)
发布时间:2021-01-1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晓笺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已不能满足当下科技发展对高技术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课堂仍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主要途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践行力度不够。因此推行“绿色课堂”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迫在眉睫。“绿色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新鲜感”为引物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从简单的方式入手让学生手动参与信息课程的学习,打造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的高效率教学模式。

(一)绿色教育

在绿色教育提出初期,其还是以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使学生毕业后无论赴何种工作岗位都能具备环境意识具有环境知识的教育。同时使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课程等有关环境的课程,像数、理、化那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基础课。而近些时间绿色教育的含义在我国有以下重要几种:绿色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绿色教育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的教育。绿色教育应该把尊重作为首要目的,注重对学生的关注、理解和引导。

从以上三点现代绿色教育的观点可以看出,绿色教育已经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学科的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教育内涵的教学体系。同时从基本的环境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转变成以人文科学为中心的可行性化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科学,重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绿色课堂

绿色课堂是在绿色教育下产生的。1997年,叶澜教授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观点,绿色课堂的雏形形成。之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绿色教育”的本质是“人类智力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同时,也要提高人文素质。2017年9月8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教育改革只有进入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

绿色课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具体要求是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对于课堂中的主客观因素都要做到统筹兼顾。首先让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生命中重要组成的一部分,这样师生在学习和教学中能真正做到是课堂的主人,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师生之间的融洽性得到了很好的促进。其次,绿色课堂的价值也是体现对人的关注,把学生当成主体,注重对学生的关怀,唤醒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最后,绿色课堂应回归到对师生集体价值的体现。绿色课堂实现了师生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是对传统意义上教学质的改变。其不仅仅追求是课堂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对师生、对教育的价值体现,从而使得知识从科学的表面回归到生命之中。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