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剪刀、布” 起源于18世纪日本的民间体育游戏,这项游戏是集合了逻辑学、概率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后传入欧美及其他国家,并流行于世界各国的游戏,在19世纪中期,英国伦敦人发起并组织了国际“石头、剪刀、布”的协会,于2002年制定了详细的比赛规则,以后每年会在不同的国家举办世界级的比赛。相比较其它国家的玩法。在中国,学生进行此项游戏时的规则;需甲乙双方每次做“石头”、“剪刀”、“布”三种手势中的一种,“石头、剪刀、布”是个广为流传的游戏,游戏时甲乙双方每次做“石头”、“剪刀”、“布”三种手势中的一种,规定“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同种手势不分胜负。它不需要任何的游戏辅助材料,既能较好的满足学生好玩、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与灵敏素质,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笔者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以“石头、剪刀、布”为载体,加入竞赛的元素,通过几个方面的初步探讨和多种不同层次的要求让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体育课堂学习中。
1、由单手到多手的练习
在游戏时,学生可站成四列横队、四路纵队、同心圆、同心多边形等图形中进行,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进行体验,激发学生学练的热情,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此项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
(1)四手对四手
两人前后站立重叠在一起,两臂自然下垂,两人先商量好,一起出“石头、剪刀、布”,看哪组胜利。具体方法:剪刀是两人的左手臂和右手臂组合成九十度;石头是左右手臂上下重叠在一起前平举;布是左右手臂重叠在一起侧平举;或者两人前后重叠在一起,前一人的动作受后面同伴的指挥,进行“石头剪刀布”练习。这样的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培养学生和同伴相互协作、默契配合的精神。
(2)六手对六手
每一组的三人成三角形面向、背向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组队员先在一起商量好后,再一起出“石头、剪刀、布”,看哪组胜利。具体方法:剪刀是三人的手臂左右手臂依次交叉,成九十度;石头是右手靠左手依次靠在一起上举叠合在一起;布是三人手拉手成侧平举。这样的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
2、由双脚到多脚的练习
在学生学会了上肢的手型动作之后,逐渐地过度到下肢,用左右两脚的步型来比划“石头、剪刀、布”,进行练习。(“石头”表示两脚并立在一起;“剪刀”表示两脚前后站立;“布”表示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
(1)四脚对四脚
在游戏教学中,全班学生每四人一组,面对面站立,每一组的两人前后重叠在一起,进行“石头、剪刀、布”的练习。“石头”表示两人左右脚前后靠在一起站立;具体方法:“剪刀”表示两人的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布”表示两人的左右脚前后开立与肩同宽。这样的练习发展学生大脑指挥腿部的协调配合运动能力。
(2)六脚对六脚
全班学生分成六人一大组,每三人一小组,背对背站立,进行“石头、剪刀、布”的练习。具体方法:“剪刀”表示三人同时向前迈左脚;“石头”表示三人成三角形靠在一起左右脚并立;“步”表示三人的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这样的练习效果发展团队合作和协调配合能力。
3、从单独到组合的练习
游戏“石头剪刀布”一般情况下,只会考虑上肢、下肢单独的玩法,而很少去考虑上下肢如何搭配进行练习。如;一人对一人时“石头”是两手前平举两掌心合拢叠在一起的同时两脚并拢站立;“剪刀”是两手臂体前交叉的同时两腿前后站立;“布”是两手臂侧平举的同时两腿左右开立站好,实行五局三胜制。若2人组成一组,动作方法和方向同于一人对一人,这样的玩法既培养了学生之间练习的默契配合度、心灵感应、团结协作又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素质和学生快速反应变化能力.
4、从反应到技能的练习
教师在针对性反应游戏的练习中,可以把“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融合到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协调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可将这样的练习安排在篮球、足球的原地运球和行进间的运球中,排球的原地或行进间的自垫球和自传球的学练中。方法如:全班学生分成八组(A:1-4,B:5-8),每组五人,每人一个篮球,A队与B队各四小组分别站立在迎面相距15米起点线处,当听到老师的哨声后,每队排头迅速相向运球,当两人迎面相遇时,一边运球,一边采用“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进行猜拳,胜者继续前进运球,负者后退运球。直至站在其中一方的起点线后,小组中的第二人才可以启动运球出发,依次循环,最后看哪一组的人站在对方的起点线后的人多,哪组就胜利。另外,学生也可以采用脚步的“石头、剪刀、布”的动作决定胜负,在两人迎面相遇后,一边运球,一边猜拳。这样的练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篮球运球的兴趣,提高运球技术技能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和团队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5、由固定到动态的练习
学生在练习“剪刀、石头、布”游戏时,并非始终处在一成不变的固定状态下,教师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不断地改变游戏的运动条件或者运动环境,使学生在游戏中提升兴趣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喜欢上玩,玩而不厌,在不知不觉的游戏练习过程中,体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全班学生四十人站在半径为8米和7米的同心圆上,一个圆上二十人,两两相对,用手或者脚步动作进行猜拳,内圈的同学站着不动,外圈的同学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猜拳练习,一次决定胜负,经过一圈后,数一下自己总共胜了多少次后;内外圈学生可交换位置继续进行,除此,内圈的学生也可以结合外圈的学生在移动中自垫排球,当排球离开手的瞬间迅速猜拳,继续前行。这样的猜拳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在游戏中了解同伴的反应及灵敏水平,更好的增加学生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及快速解决问题的策略。
6、由垫上到空中的练习
学生在进行“石头剪刀布”的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和核心力量,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空中滞空能力,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展了学生的运动能力,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比如:全班学生每人一块折叠海绵垫,三人一组,一人做裁判,其中两人躺在垫子上,提臀举腿,尽量成肩肘倒立姿势,听裁判口令,用两腿做“石头剪刀布”,五局三胜制,看谁赢得多,输者被淘汰,换裁判继续进行比赛;另外,在进行跳起时,在空中做出“石头剪刀布”的练习动作,要求学生尽量向上跳起,在空中保留一定的时间,五局三胜制,看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这样的效果是让学生在多维度的空间里进行学练,能够快速地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做出应激反应,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判断能力。
总之,“石头、剪刀、布”这个游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开发和挖掘,并结合运动技术的教学,设计出新颖多样的游戏方法,使学生在游戏中玩而不厌,玩中有创新并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在快乐中学习氛围中巩固动作技术,发展运动技能,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