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体育课的“罚”,罚出啥名堂!?(邱雨)
发布时间:2020-10-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邱雨

  近日,偶遇“山草体育工作室”的来自于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陈志山老师,发现他有思考、有担当,笔耕不停,写下了许多喜闻乐见的干货硬货和“心灵鸡汤”。今日起,动商平台特辟【山草体育】专栏,适时分享陈志山老师(团队)的感悟和智慧……

  国务院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绝不是体罚,惩罚的前提是尊重。〃在学生犯错的情况下,对他(她)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如果一个学生从来没有受到过惩罚,成年后也许他会经受不了挫折;如果他连接受惩罚的勇气都没有,他很可能很难承担起各种责任。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认为在教学中,惩罚学生还是必要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有尊严地接受惩罚。

  1.“罚心”:

  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学习条件非常优越,悟性高,协调性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所教的动作,沾沾自喜,满足于现状,处于过分兴奋状态。于是,就在旁边和其他同学说笑,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教师如果发现这样的现象,应该立马用语言来疏导说教,告诉他这样做的危害性,以示警告,让该学生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一定的高一级任务指标,促使该生能在练习完成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达到最佳的成绩。再比如:学生在学习快速跑时,由于某一学生50米跑能够跑到满分,所以在练习时,就心不在焉地、慢悠悠地跑完全程。这时候老师可以在这位同学旁边告诉他,这样的行为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达不到理想的成绩。这样的“心”罚,会让学生审视自己的不足,明白事理,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

  2.“罚力”:

  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本身的身体素质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相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明显高于其他同学,所以学习起来很省力,很快就能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而且能不折不扣地完成。为防止他们因精力旺盛而“闲则生非”,教师要对他们罚“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一部分可以安排做小组长,帮助同伴协作完成;一部分可以根据自己在其它方面的缺陷,教师额外补充他们的所必须完成的体能素质,进行练习。这样可以让这些“吃不饱”的同学在课中能得以满足学习欲望。再比如在进行双杠摆动后摆挺身下时,有的学生示范得漂亮规范,后摆高于肩部,换手快速,下法落地也相当稳定,这时老师可以安排这部分学生进行手臂力量练习,以加强手臂对双杠的制动能力,控制摆动的平衡。适当的借“力”罚“力”,让学生更加优秀。

  3、“罚志”

  在教学过程中,好多学生特别是对此运动项目感兴趣的学生,想要把动作做得非常完美规范。这本是好事,但是有些已经超过了他们所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的动作,会导致意想不到的运动伤害事故。这时,教师就得要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要让他们知道,想要的结果是好的,也是非常理想的,但这样的动作技术已经完全超过了现有的自身水平,以目前的素质水平在短时间内是根本达不到的。授之一理,磨练他们的意志,让他们耐心加倍学习训练。比如:足球门前的倒钩射门,学生本身的弹跳、空中滞空能力和落地缓冲能力根本无法保障,所以在练习时必须予以制止,停止这样的举动。可以鼓励他们课后多加练习后再完成难度动作。这样的罚“志”行为可以有效控制意外事故,同时,又引领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一举两得。

  4、“罚单”:

  部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由于动作技术有一定的难度,消极对待,参与度不高或者偷工减料,敷衍了事,应付老师所布置的练习。教师如果看到这样的现象,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基础,安排一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系列导学练习单,让他们逐步掌握动作技术的过程,向着预设的教学目标接近。比如:学生在学习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动作技术时,可以这样安排练习单,自抛自垫,自己对墙垫,排球往地上用力砸,反弹到一定的高度双手垫球,一抛一垫等等练习。以此反复练习达到学习目标,学生不会因此而责怪老师,而是带着练习单去完成学习任务。而这样的罚“单”会让学生不感到是惩罚而是鼓励,教学任务可以很快完成。

  5、“罚过”

  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过错,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学习上,都会因自己的一时疏忽而犯错,经老师的多次纠正还是屡教不改。这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采取相适应的方法,以提醒该学生,进行矫正,以此让学生能适应课堂教学,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学生在学习动作技术时,由于忽略了动作的一个细小环节,而导致动作的不完美,这时候教师或同伴可以根据他示范的动作进行分析,说出存在的问题,让他继续不断地进行重复修正练习。自己练习过程中动作不对了,或因过失不能正确地完成动作,就必须让学生好好观看所学的动作技术,反复理解动作要求和注意点,也可观摩其他同学的动作进行矫正,便于快速地掌握动作技术。看完后要让他一遍一遍认真模仿练习,这样的罚“过”行为,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训练,是值得提倡的。

  总之,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过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必须要根据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具体情况,正确地处理好课堂中发生的偶发事情,在对学生教育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并采取必要适当的“惩罚”,以达到高效的教育教学效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