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谁是写评语的第一责任人?
回答:班主任。
不管如何创新,就工作的性质和职责来看,写评语应该还是班主任的“专利”,所有学生自评、互评、组评、任课教师寄语,均不具有权威型,只能作为正式评语的参考。
提问:评语的语言风格是文艺、煽情、华丽,还是冷静、客观、平实?
回答:当然是后者。
前者可用于平时的日记、周记、信件沟通,但是,作为评语,必须用比较冷静、客观的语言,在平实中体现对学生的激励和关心。
1、分解到平时
开学即建档,随时记录。如果到了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左右,还有一些学生名字是完全空白的,就要提醒自己多关注这些学生了。评语,对工作本身也是一种促进。
2
先搭架后充实
打开文档,在每个学生的名字后面写下你最先想到的词语,想到多少写多少,这叫搭架子。然后再为评语充实内容。一定要让评语有血有肉,不能全是一些泛泛的套话。定性的描述后面,跟上一些具体内容。
3
从自由写作,到正式定稿
“自由写作”,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受格式或体裁的约束,为正式评语积累文字。也许,一个班的评语写就,还能催生出几篇教育叙事。
4
巧用自评互评素材
不仅解决写作难,评语也更加全面、客观。
5
设计较为固定的程序套路
不同的文字内容,有了固定套路,写起来更快。
6
代表性的地方多用笔墨
不要面面俱到,套路可以做适当的调整或增减。
7
跳着写
先从最容易写的同学入手,把难以下手的放到最后。
8
问后写
写不下去的时候,问问同事对这个学生的看法。
9
谈话法
写评语之前先找这位学生谈一次话。
10
给每一个学生建立“电子档案”
记录学生平时在学习、表现、活动方面的信息,可做参照。
11
建议一个具体目标
不要是空洞的“争取更大的进步”之类的套话。
12
用正面的语言代替负面的语言说同一件事。
13
自建自己的“评语用语库”。
以上建议可以选择、交叉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