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培养问题及改进策略
发布时间:2020-10-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沈淑鸿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极具艺术性和人文性的创造过程,语文的教学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更像是一门百科全书似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在短短四十分钟课堂时间里既学到关键的语文要素,又能通过对学生个性培养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对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而所有的一切都得以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接受水平为前提。统编版本新教材的到来,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和疑惑。它以更清晰、更合理的规划引导着语文教学工作者,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培养;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在旧教材中,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往往借助于各种课外活动,却忽略了课堂教学本身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影响。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在塑造学生个性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很多的问题。下面我就对相关问题进行展开。

 

一、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个性培养的不足之处

(一) 灌输式的教育,学生丧失主观能动性

应试教育背景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面对沉重的升学考试压力,教师必须采

取信息量大的灌输式教学。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迅速将自己总结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技巧和写作方法塞给学生,学生只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就足以在考试中获得一个合格的分数。在多年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之下,学生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个性培养难以进行。

 

(二) 单一教育方法,学生易形成固定思维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在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

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学生只需要对汉字进行反复抄写、对课文进行反复朗读,就算是完成了学习任务。这种以抄写和朗读为主的单一教育方法很容易使学生陷入思维定式。

 

(三) 师生缺少互动,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

小学语文课堂还存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少互动的问题,整节课都是教师

在讲台上说个不停,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堂课上下来,教师大汗淋漓、疲惫不堪,学生却没有听进去多少。教师担心学生不能理解课文上的知识,所以,总希望多为学生讲一点知识、多传授一些技能,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起来,课堂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课堂主人公地位被剥夺,个性培养难以实现。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的改进策略

(一)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用好统编版本新教材。

新教材中添加了很多的插图,图片的类型丰富,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加强了幼小衔接。识字加油站”“快乐读书吧”“日积月累等板块的编排也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识字加油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识字,把使用频率高但又不好在课文中呈现的字编排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和学前教育衔接,引导孩子从口语过渡到书面语,引导学生读书的兴趣。快乐读书吧日积月累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总之,,新教材的内容更尊重儿童的天性,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多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探究。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

 

(二)鼓励自主学习,学会独立思考。

教师应当摒弃以往灌输式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尝

试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独立解决问题。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几个带有思索性的话题,鼓励学生就与课文学习有关的问题展开自主分析,自己找到答案。在上完课文《精卫填海》之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试着给这个故事加一个结局,只要是符合常理都可以。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有的同学续写的精卫最后靠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把浩瀚无边的大海给填平了,这部分同学比较赞同课文原版,当然在填海的过程中,对于精卫遇到的困难和遭遇到的事情,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设想;有的同学却当起了和事佬,劝精卫放下仇恨,因为大海里也有数以万计鲜活的生命,如果大海被填平了,那么这些无辜的生物将失去生命,太残忍,我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善良和宽容;还有个别孩子觉得精卫太傻,付出那么多,其实只是为了那毫无意义的执念,既然精卫已经化身成了精卫鸟,它还是可以去和她的家人团聚,过上幸福的生活,何必放弃大好时光,去做填海这件没有边际、没有意义的事呢?这种设想让我眼前一亮,放下仇恨,及时行乐,何尝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三)摒弃标准答案,解放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个性,要先解放学生个性,让他们扫除追求标准答案的阴霾,敢于对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与观点。语文学科是极富个性和创造性的一门学科,在对于一些理解性问题上,我们并不倡导一味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可以对问题做出价值取向正确、言之有理的答案,都应当给予鼓励。比如《愚公移山》寓言故事中,学生能不能就两座大山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比如,让愚公一家搬家是不是更好呢?搬家可比搬山容易得多了。还有的同学认为愚公真是愚公,他不想搬家,想搬山,那是他的事情,为何非要自己的子子孙孙也要做这件事呢?如果外面的世界更美好,孩子们就想走出大山去看看呢?不同的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不尽相同,有的学生作文好、有的学生阅读好,还有的学生字写得好。在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允许学生自由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小学语文实现对学生个性培养有着天然的学科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对学生个性化表达欲望的满足,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在课堂表达个性看法的机会。小学语文课教学在实现学生个性培养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都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为小学生个性培养贡献一份力量,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创造个性展示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小学生是活泼爱动、

天真烂漫的学生群体,相比初中生高中生而言,小学生更爱表现自己。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要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比如,在教学语文《牛和鹅》中,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个非常害怕鹅的孩子,适当安排角色表演。鼓励一位同学朗读: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地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三位同学用肢体语言把害怕鹅的场景表演出来,让学生通过自己扮演的角色对害怕鹅的场景进行重构。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都会加入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演出来的形象也是各不相同。因为每个学生个性不同,经历不同,当然对于相同的文字,内心的体会也不同。作为老师,我们要鼓励不同的答案,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三、结语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生个性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宽阔的胸怀和耐心的指

导。天空包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深邃;高山包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美;大海包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浅,故大海浩瀚非常。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工作中心存宽容,用心去关爱学生。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用好统编版本新教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养成积极动脑的好习惯;摒弃标准答案,解放学生个性;创造个性展示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坚信: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做出积极引导,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如同鲜花般绽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