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博文>>文章内容
需要有一些人去唤醒种子(牟琳)
发布时间:2020-12-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牟琳

    最近,叙事者公众号在做一个“讲述”栏目,专门刊发团队成员撰写的成长故事。阅读这些故事,你会找到一些关于成长的启示。

    安徽霍邱县的焦娟老师是一位有着22年教龄的农村学校中层教干,她像绝大多数中年教师一样,历经过拼命教好学、努力讲好课并且“战果”很丰硕的辉煌时期,也同样面临着职称晋升受挫、选调失败等现实的尴尬。当付出与收获无法对等,当理想与现实无法契合,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随波逐流,甚至因此而灰心丧气,一步步走向倦怠和沉沦。也就是在此时,她看到了董艳老师,一直在她身边默默成长、暗放芬芳的“小老师”。董艳老师的文字人生以及超脱世外的坦荡,对焦老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正由此,焦老师决定自己也要像董艳一样用平常心对待教育生活,用文字营造一份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其实,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你看见什么很重要——看见了美好,你就会走向美好。

    山东荣成市的毕乐春自诩是一位到了“老太太年纪”的老师。用她的话说,“在余下的岁月中等着行将朽木的日子,将是怎样的一种无奈和悲哀”。她想对抗生命衰老的自然规律,却又自感岁月不饶人。这个时候,雪梅团队的刘兰芳老师出现在她的生活里,极力鼓励她参加读写团队。几经推脱,最终没有拗过刘老师的执着,毕乐春勉强答应先试一试,找找感觉。进入团队后,她被团队成员们追去成长的韧劲、逼自己成长的狠劲和抱团成长的团结劲所感染,下决心一定”不会放弃与岁月斗狠的机会”,继续用成长丈量余下的生命时光。你看,遇见一个人就有了新的开始,遇见一个团队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量。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老师来说,内心里一定埋藏着一粒愿意成长的种子。只不过,岁月的匆忙与生命的琐碎很容易让人选择忘却,忽略了给种子生长的可能与机会。这个时候,遗忘者很少能够主动记起,往往需要一些人、一些事,在恰当的时候给出一份暗示甚至是敲打,才有可能唤醒那粒种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城东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菱港北路68号 E-mail:wjcd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8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